-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证类本草 唐本注 唐本
- 描述:《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
- 《蜀本草》的考察
-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蜀本草》的考察
- 《老残游记》之续作
-
作者:张纯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续作 石印 老残游记 中山图书馆 广州 近代文学 讨论会 人言 发展趋向 南京
- 描述:关于《老残游记》之续作,阿英、刘大绅仅提到一种“百新书局”伪作本。1986年10月,笔者利用参加全国近代文学讨论会之便,查到了一本新的续作。名为《绘图老残新游记》,为四册,石印本。连史纸印刷。署谯北杨尘因著。世界书局印刷并发行,1924年5月出版。现藏于广州中山图书馆。此书系《老残游记》初编之续作。
- 《老子道德经解》与当代宗教对话
-
作者:景满华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民族论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以佛释道 憨山德清 宗教对话
- 描述:中国晚明的儒、释、道三教会通及后期形成的"三教合流"趋势,是宗教对话史上的一个可观的现象。本文以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为例,详尽分析了晚明的佛道融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的宗教对话进行了反思。
- 《神农本草经》麻蕡的本草考证
-
作者:刘晓龙 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江西中医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麻蕡 本草考证
- 描述:通过历代本草文献的考察,证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麻蕡应是大麻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雌株的花或花序。
- 《神农本草经》药物基原考证方法探讨
-
作者:刘晓龙 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药物形态 药物基原 主治 《神农本草经》 性效 考证 药名
- 描述:《神农本草经》药物基原考证方法探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242002)刘晓龙,尚志钧《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药物学专著,在医药发展史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绝大部分品种沿用至今。但由于该书成书年代悠...
- 《神农本草经》目录的讨论(下)
-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证类本草》 唐本草 入中 白字 益气 《本经》 目录 集注》 《神农本草经》 下品
- 描述:三、对照《本经》序文三品定义来确定《本经》药物三品位置 《本经》云:“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但《证类本草》目录白字本经药,经统计,上品是一百四十一种,多二十一种;中品一百一十三种,少七种;下品一百零五种,少二十种。 为什么会有多有少呢?就是因为三品位置被移动的缘故,使
- 《神农本草经》目录的讨论(上)
-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证类本草》 唐本草 白字 《本经》 目录 《本草经集注》 辑本 《神农本草经》 镜鼻 下品
- 描述:本文揭示《唐本草》在编纂时,把陶弘景所并条的锡铜镜鼻、文蛤、薤、赤小豆四条分出,使《唐本草》中的《本经》药由365种增加为369种。后又把陶弘景分条的麻子归并到麻条中,又误升麻为别录药,使369减少两种,就成367种。《证类本草》沿袭《唐本草》旧例,其白字《本经》药总数亦是367种。又由于三品位置移
- 《神农本草经》名义辨
-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本草图经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孙星衍 本草经集注 本草文献 综合性 陶弘景 开宝本草 名医别录
- 描述:《神农本草经》,有时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习惯认为本书是指中国最古的一部本草书,但要指出的是,本书名称在不同的书中其含义则略有不同。《神农本草经》在医书目录中包括两类本草。第一类是最古的本草书。如明代卢复,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姜国伊、顾观光、王闿运、
- 《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
-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汉代 本草官 方药 《神农本草经》
- 描述:《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241001)尚志钧《神农本草经》书名,不仅未见于先秦文献,连“本草”二字,也未见于先秦。“本草”二字,到西汉时寸出现,此与西汉时方士盛行有关。方士是鼓吹神仙的,其目的是想得到权贵重视,可以封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