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政绩足球 ”何时下课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检察风云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泰国 中国青少年足球 中国足球 管理层 归罪于 成绩 政绩 足球运动 主教练 青年队 
描述:近日,国足1:5惨败于泰国青年队,导致了洋帅卡马乔的下课。尽管国足的败绩不能全部归罪于卡马乔,但是,这个史上最贵的国足主帅,留给国足的却是史上最差的成绩,正如坊间所说:“大把银子换来的是一地鸡毛。” 问题的深一层症结在于:谁在进行这种不等价的“交换”?答案很清楚:足协等国家足球管理部门。他们在急功近
“擦边球”论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群言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擦边球",本是乒乓球运动的一个术语,球打到对方的台面上,擦边急速而落,即使那些驰骋在国际乒坛上的名将高手,也难于把它接住,因而它得分率极高。谁打了个"擦边球",谁就稳稳得分。不过,这种"擦边球",又是可遇而不可求。打乒乓,可以专打高球、低球,远球、近球,攻球、守球,削球、扣球,上旋球、下旋球,但还
“抄”已不是,何堪再“炒”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辞书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炒” 英语词汇 语言 聪明反被聪明误 文抄公 汉语词典 《商君书》 低等动物 抄袭者 新现代 
描述:“抄”已不是,何堪再“炒”江曾培“抄”与“炒”,音近形似,但除了它们同可用作吵吵闹闹的“吵”外,意思是少有关联的。近年来,文坛、书坛上的“抄”风与“炒”风都呈增强之势。不过,凡“抄”的东西,一般都不敢“炒”;既“抄”又“炒”的事情,还是少见的。然而,...
“我是谁”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出版参考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市场竞争 大读者 生存与发展 个中原因 期刊研讨会 精神生产者 寿陵失步 国期刊 期刊工作者 精神产品 
描述:在一次期刊研讨会上,有同志提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刊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我是谁”。 “我是谁”,指的是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在哪里。 时下,全国期刊超过了八千种,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其中办得好的,受到读者喜爱,影响日益增大;同时也有一些刊物,销数日益萎缩,“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个中原因
“成功秘诀“不“秘“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群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思想随笔 散文 当代 
描述: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纷纷在探索成功之路,于是,一些"成功秘诀"的书刊应运而生。前几年,社会上流传一本名叫《人生秘诀》的书,列出了73项"人生秘诀",诸如"职级升迁的秘诀""学会赚钱的秘诀""征服女人的秘诀"等等,大部分都是从西方书刊上摘录下来的洋人东西,真可谓"洋洋大观"。这些"洋秘诀"宣扬的,尽管内
“怨官”的怨气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检察风云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政府工作 廉政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公信力 
描述:官场上有清官、贪官,能官、庸官,勤官、懒官,这是人们熟悉的。近来在对官员的评述上,却出现了一个新称呼,叫做怨官。最近,网上有个关于官员怨气的社会调查,受调查者有1.5万人,在对当前干部心态总体评价的项目上,有36.2%的人
“怨官”的怨气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群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总体评价 潜规则 抵抗力 社会调查 官场 受调查者 官员 干部群体 评述 贪官 
描述:官场上有清官、贪官,能官、庸官,勤官、懒官,这是人们熟悉的;近来在对官员的评述上,却出现了一个新称呼,叫做"怨官"。网上有个关于官员"怨气"的社会调查,受调查者1.5万人,在对"当前干部心态"总体评价的项目上,有36.2%的人选择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数量虽然要低于占四成多的"安于现状、平平常
“德主刑辅”治“飞祸”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人民警察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德主刑辅”治“飞祸”
“序长不序爵”的意义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世纪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5月20日,南京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在筹备过程中,南大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校友接待将坚持“序长不序爵”的原则。此话一出,引来社会一片赞扬,一时成为舆论热议的一个轰动性话题。 “序长”,按年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我国传统性礼仪场合,不少都是以“齿尊为先”的。《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
“幼时闲情”诚可贵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记” 童心 童趣 死记硬背 《浮生六记》 “发现” 应试教育 小学生 
描述:夏日炎炎,闲读消暑,翻阅沈复的《浮生六记》,在“闲情记趣”的一“记”中,发觉他首先记的是童趣。之所以说是新的“发现”,是过去读时没有注意到沈复的“闲情记趣”首先看重的竟是童心童趣。而童心童趣,如今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不要说是小学生,被紧紧地绑在繁重学业的战车上,难得再有“幼时闲情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