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景太平桥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4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全椒太平桥原名贺鲁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曾造橹于此而得名)。清康熙后改名为太平桥,为旧时滁州至庐州(今合肥)古驿道的必经之桥。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后,国民政府全椒县建设局曾修整过。
太平桥为石拱型单孔桥,建国后改为木面桥,后在桥上增铺了砂土。
原来的太平桥重建于1992年9月,1994年2月竣工。太平桥系传统风格、现代结构的钢索斜拉人行桥,长90米,宽3.56米。桥两端建有牌坊,高耸的牌坊檐下悬挂着题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的扁额。桥势若长虹卧波,既有古典意韵,又充满着现代气息。不愧为全椒的一大人文景观。
烧炷“太平香”,为亲人求一份幸福;走趟“太平桥”,为自己许愿一个平安。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去太平桥上走上一趟无疑是全椒人民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也已吸引了30多万人的参与,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今的太平桥建于1992年,被全椒人民戏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斜拉桥”,存在着桥面太窄且年久失修的状况,有着重大的安全隐患。2010年全椒县人民政府顺应民意决定重建太平桥。
- 四句猜 编曲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 吴敬梓画像以及文意图
-
作者:肖峰
录入日期:2017-08-09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 全椒民歌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5
文献类型 :视频
- 描述: 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 全椒桥文化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7-28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全椒桥文化
- 全椒庐剧专场演出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5
文献类型 :视频
- 描述: 为丰富两节期间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把党的文化民生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春节文化活系列安排,12月29日晚,全椒县文化馆在观演厅举办了庐剧专场演出,200多名中老年人戏迷观看了演出。
- 全椒图书馆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8-09
文献类型 :视频
- 描述:
- 全椒县成功举办第五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4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为广泛深入宣传民生工程,充分展示民生工程惠民成果,深入贯大力发掘、整理、弘扬优秀地域文化,充分展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成果,擦亮“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金子招牌,10月25日,由县文广新局、县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县文化馆承办,各镇文化站、县文化传媒演艺有限公司协办的全椒县第五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在文化馆观演厅成功举办。滁州市文广新局,县委、县宣传部相关领导亲临调演现场并且观看了整台演出。
本次活动以乡镇文化站为参演单位,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编排创作的节目按抽签次序登台亮相,演职人员达100余人。调演在二郎口镇综合文化站小戏《新路遇》中拉开了序幕,接下来有襄河镇的快板表演唱《同心歌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厂镇综合文化站表演唱《十三五规划闪金光》、十字镇综合文化站小品《是谁惹的祸》等22个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注重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宣传新时期全椒出现的感人事迹,以及党的惠民政策实施以来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反映美好乡村建设中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整台节目质量较往届有大幅度提高,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一致称赞。
- 全椒县十镇花灯正月十六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4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为让城乡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成果,营造全椒民俗走太平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23日,全椒县组织十镇花灯参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专人领队,带领花灯队走太平并踩街拜年。早上8点半,10个镇花灯队从县政府广场出发,他们边走边以高超的技艺表演了河蚌灯、秧歌灯、旱地行舟、龙灯、狮子灯等,向全县人民大拜年。9点钟,十镇花灯达到太平桥广场,有序分散表演,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响彻云宵,花船小调、银蛇狂舞,热闹非凡,特别是大墅镇的狮子三层人梯架空而起足有六、七米高,引起了全场的欢呼,数万名城乡群众享受着丰富的走太平文化大餐,整个现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海洋中。9点半,十镇花灯浩浩荡荡走上太平桥,为全县人民祈祷平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襄河两岸观众如潮、炮竹连天,为古朴典雅的新太平桥亮起一道精彩的风景。花灯经太平桥上吴敬梓大道踩街表演,到全柴、城东花园拜年表演,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数万群众沿街观看,人潮涌动,大放异彩,给市民送去了精彩的春节文化大餐,给节日的椒陵城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 全椒县举办“军瑶杯”花灯大赛
-
作者:暂无
录入日期:2017-03-04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为进一步挖掘全椒地方文化和艺术形式,展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成果,营造全椒民俗走太平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23日,全椒县在新政务中心广场举办了2016年“军瑶杯”花灯大赛。
下午1点半,十镇花灯齐聚时代城广场,按抽签顺序进行了激烈角逐,各参赛队伍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一比高下。今年的花灯品种较多,各具特色,被誉为“安徽第一龙”的百米长龙由二郎口镇60多位农民表演6套组合,长龙吐焰,腾云驾雾,高空盘柱,让数万名观众叹为观止。马厂镇挖掘整理在本镇已失传多年的河蚌灯,进行创新编排,融入了时代气息和时尚元素,整场表演形式多样、风趣幽默,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交相辉映。十字镇的秧歌灯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彰显了民间花灯独特魅力。观众人山人海,精彩纷呈的表演不时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此次大赛由全椒县文广新局主办,县文化馆、县文化传媒演艺有限公司承办,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组织奖14名,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组织9名评委现场打分,专人统分,现场报分,确保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