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本草纲目》注《本草经》文为其他文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草纲目》注《本草经》文为其他文
《五十二病方》用药方法概况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牡鼠  三指大撮  液体药剂  《五十二病方》  雷矢  下窍  医学院学报  以安  漆疮方  二七 
描述:1979年文物版《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所记的用药方法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有食、饮、欼、吞、粲等法;外用有熏、浴、洒、沃、浘、傅、涂、膏、封、安、印、(?)等用法。兹将其各种用法举例如下: 一、内服用药
全文:1979年文物版《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所记的用药方法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有食、饮、欼、吞、粲等法;外用有熏、浴、洒、沃、浘、傅、涂、膏、封、安、印、(?)等用法。兹将其各种用法举例如下: 一、内服用药
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药本草》  《日华子本草》  《食性本草》  《蜀本草》 
描述: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
全文:》、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救荒本草>>考察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药学  救荒本草  本草研究 
描述:该书“疏其花、实、根、干、皮、叶之可食者”可供荒年充饥,故名《救荒本草》。 作者:朱(木肃)(1362?~1425),(周定王、河南藩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封吴王,十一年改封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建文中废徙云南,永乐中复爵。洪熙元年(1425)卒,谥定,故又称周定王。 明嘉
全文:该书“疏其花、实、根、干、皮、叶之可食者”可供荒年充饥,故名《救荒本草》。 作者:朱(木肃)(1362?~1425),(周定王、河南藩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封吴王,十一年改封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建文中废徙云南,永乐中复爵。洪熙元年(1425)卒,谥定,故又称周定王。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陆柬在重刻序文中,误以为本书是周宪王所著。周宪王是朱(木肃)长子朱有(火敦),著作甚多,当时出自对王族的尊重,“亲藩贵重,刊书皆不题名”,由于陆柬序(1555)误以作者为周宪王,遂使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均袭其误。清《四库全书》已据李濂序为之驳正。
名医别录药中有的产生时代并不晚于本草经药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别录药  研究  本经药 
描述:习惯上都认为名医别录药产生时代是晚于本草经药。但从《五十二病方》所收载药物来看,并非如此。 1979年末,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第196页附表二第三栏中专列有名医别录药名,说明名医别录药,早在《病方》时代已有了。
全文:习惯上都认为名医别录药产生时代是晚于本草经药。但从《五十二病方》所收载药物来看,并非如此。 1979年末,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第196页附表二第三栏中专列有名医别录药名,说明名医别录药,早在《病方》时代已有了。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通草、络石、麦门冬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山海经  郭璞  孙星衍  络石  质疑  麦门冬  通脱木  通草 
描述: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全文: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学习中药药性的体会
作者: 尚志钧  来源:药学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陈代谢  物理性  四气  沉降作用  机体  五味  临床实践  中医  中药药性  药物影响 
描述:(一) 什么叫做“性味”? 中药的药性包括药物兩方面的性質,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物理性狀,另一方面是药物在机体上(包括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所引起反应的性質。前者可以憑着人們的感觉,直接观测而知道,后者必須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观察出来。兹將这兩方面的性質,分別讨论如下: 关于中药物理性狀,主要包括眼睛所見
全文:(一) 什么叫做“性味”? 中药的药性包括药物兩方面的性質,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物理性狀,另一方面是药物在机体上(包括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所引起反应的性質。前者可以憑着人們的感觉,直接观测而知道,后者必須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观察出来。兹將这兩方面的性質,分別讨论如下: 关于中药物理性狀,主要包括眼睛所見到的顏色,口中所尝到的味道和手摸时质地坚軟、輕重等感觉。眼睛所看到的顏色,大致归类为青、赤、黄、白、黑等五种顏色,簡称为“五色”。口中所尝的味道,大致归类为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作者: 尚志钧  来源:药学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的概述(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丹砂  证类本草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多系  实验数据  药物  雷公炮炙论  炮制方法  药用部分 
描述:作者从《证类本草》“雷公曰”的条文中,把《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加以系统归类,使读者了解该书究竟有多少种制法。明代缪希雍所云:“雷公十七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制法名称,如:爁、煿、煨……等,皆不见录于该书。作者指出该书是我国炮制最早的专著。全书以炮制为主,与一般本草以治疗功用为主者不同。又书中所
全文:作者从《证类本草》“雷公曰”的条文中,把《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加以系统归类,使读者了解该书究竟有多少种制法。明代缪希雍所云:“雷公十七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制法名称,如:爁、煿、煨……等,皆不见录于该书。作者指出该书是我国炮制最早的专著。全书以炮制为主,与一般本草以治疗功用为主者不同。又书中所述,多系实验数据和操作程序的记录。所以该书是我国早期一部有价值的炮制实验记录文献,可供参考。
《本草图经》概说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苏颂  中药图谱 
描述: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全文: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