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纪念唐本草编成1300周年
作者: 尚志钧 謝海洲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本草  祖国  新修本草  敦煌  伯希和  唐高宗  公元  陶弘景  典籍  名医别录 
描述: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編修成功的,距离現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編修的由国家頒佈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外国最早的药典是紐伦堡政府在公元1542年頒行的,比唐本草晚颁行88
全文: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編修成功的,距离現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編修的由国家頒佈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外国最早的药典是紐伦堡政府在公元1542年頒行的,比唐本草晚颁行883年。由此看来,“唐本草”不独是中国最早的药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可是反动政府在1930年编纂的中华药典序文中说:“緬維首制,实始牛伦”。从这句話就足够说明反动統治者对祖国医药的典籍是何等的輕視,正由于他們数典忘祖,才胡說霸道什么世界最早的药典要算紐伦堡药典。只有今天在偉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的医药学,才能得到發揚光大。而一千三百年
《诗经》药物考释之一——果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栝楼  诗经  果赢  考证 
描述:[赏析] 这是一个远征的士兵在回归的途中所写的抒发思家之情的诗。他渴望早日回家,又担心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表现了一种离家越近越忧心忡忡的复杂细腻的感情。[第一段]
全文:[赏析] 这是一个远征的士兵在回归的途中所写的抒发思家之情的诗。他渴望早日回家,又担心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表现了一种离家越近越忧心忡忡的复杂细腻的感情。[第一段]
《诗经》药物考释之一——果臝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栝楼  诗经  果臝  考证 
描述:《诗经》药物考释之一——果臝
《新修本草》药物合并与分条对药物总数的影响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物总数  新修本草  本草经集注 
描述: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并加以说明,可以证实药物总数,并非用730种,和新增114种相加而成
全文: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并加以说明,可以证实药物总数,并非用730种,和新增114种相加而成.
汉代本草概况和特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代本草  特点  概况 
描述: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全文: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先秦本草概况和特点(提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先秦本草概况  书名,不见于先秦古籍,亦未见收载."本草"的含义即是"药".先秦虽无"本草"之名.但是"药"是有的,而且它起源很早.……
全文:1先秦本草概况  书名,不见于先秦古籍,亦未见收载."本草"的含义即是"药".先秦虽无"本草"之名.但是"药"是有的,而且它起源很早.……
金陵版《本草纲目》误注陈藏器《本草拾遗》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互异文  陈藏器  误注例  本草拾遗  本草纲目 
描述:《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是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为蓝本编纂的,所引陈藏器《本草拾遗》(以下简称“藏器”或《拾遗》)资料,来源于《证类》。今用《证类》同金陵版《纲目》进行勘比,发现《纲目》所引“藏器”出处与《证类》不同,表现有两种情况,见表1、表2。
全文:《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是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为蓝本编纂的,所引陈藏器《本草拾遗》(以下简称“藏器”或《拾遗》)资料,来源于《证类》。今用《证类》同金陵版《纲目》进行勘比,发现《纲目》所引“藏器”出处与《证类》不同,表现有两种情况,见表1、表2。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注  唐本 
描述:《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
全文:《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本草》也是重修的《唐本草》之义.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将《蜀本草》迳称为《唐本草》,盖原于此.
《雷公炮炙论》著作年代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讨论  著作年代  《雷公炮炙论》 
描述:一、关于著作年代的讨论著作年代,历来争论很大,至今仍是悬案.笔者在1961年曾撰文考证过[1],以敦煌出土"雷公妙典,咸述炮炙之宜"为依据,结合宋代晁公武著录,认为该书是初成于南北朝刘宋.
全文:一、关于著作年代的讨论著作年代,历来争论很大,至今仍是悬案.笔者在1961年曾撰文考证过[1],以敦煌出土"雷公妙典,咸述炮炙之宜"为依据,结合宋代晁公武著录,认为该书是初成于南北朝刘宋.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存在历史渊源关系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历史渊源  古代方士 
描述:《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存在历史渊源关系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