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贪大”“好大”之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副部长 大城市 国际大都市 国际化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 标志性建筑 外环路 当政者 中小城市
-
描述: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最近谈到,在全国总共661个大中小城市中,竟然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还有许多个城市要建 CBD。目前全球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也只有纽约、伦敦、巴黎等不多的几个。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离国际化大都市也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如今一下
-
全文:的几个。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离国际化大都市也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如今一下子要建100多个国际化大都市,头脑发热得有点痴人说梦。有人说,这是由于这些城市的当政者,没搞懂国际化大都市是什么概念。他们开导说,不是多修几条外环路,多建几幢标志性建筑,多造几座五星
-
纸螃蟹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现代阅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阳澄湖 销售额 螃蟹 特种水产 消费者 纸 大闸蟹 养殖公司
-
描述: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尚未上市,在网上已热销了,不过销的是“纸螃蟹”。 所谓“纸螃蟹”,就是大闸蟹的提货券,消费者可以先买此券,待蟹上市后凭券兑换螃蟹,其性质功用与中秋前盛行的月饼券一样。今年“纸螃蟹”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阳澄湖的一家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在开售的短短3天内,就卖出蟹券6.2万张,销售额
-
全文:”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阳澄湖的一家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在开售的短短3天内,就卖出蟹券6.2万张,销售额达1400多万元。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杨会长说,今年蟹券的销售,不管是数量,还是价格,都是“10
-
图像中的忠勇与慈悲
-
作者:
王启元 来源:书城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万历朝 两宫太后 明万历 神宗 崇祯帝 京西 古塔 憨山德清 凌烟阁 李成梁
-
描述:一、皇家寺院的遗碑阜成门外八里庄的地方,曾经矗立过一座明代最大的皇家寺院,四百多年过去了,孤零零就只剩下一座古塔,还见证着曾经的辉煌。这里就是京西著名的慈寿寺与慈寿塔。这座塔院建成于明万历七年(1579),供养它的大檀越,就是当时的大明君主神宗皇帝的生母、两宫太后之一的慈圣皇太后。在慈寿寺里发生过的
-
全文:(1579),供养它的大檀越,就是当时的大明君主神宗皇帝的生母、两宫太后之一的慈圣皇太后。在慈寿寺里发生过的那几件“庆生”“说戒”的旧事,几乎都可以看作晚
-
富日子怎么过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日 畸形消费 《可爱的中国》 “背景” 经济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贫富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民 电视片
-
描述:有一句话:“穷得只剩下钱了。” 此话出自台湾。开始听见使我一愕:怎么会“穷得只剩下钱了”?接着看了一点“背景”材料,感到此话实在别致而深刻。有一部电视片,名叫《在炫耀中迷失》,反映台湾畸形消费的。只见许多腰包鼓起来的人,沉醉于大吃大喝,迷恋于名车名表,争奇斗富,挥霍浪费,而在文化上的投资与支出,则十
-
全文:的。只见许多腰包鼓起来的人,沉醉于大吃大喝,迷恋于名车名表,争奇斗富,挥霍浪费,而在文化上的投资与支出,则十分吝啬。电视片评价说,
-
关于汪海洋事迹的若干考证和补正
-
作者:
盛巽昌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左宗棠 广东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汪海洋 著名人物 江西 革命运动 湘军 永定
-
描述:汪海洋是太平天国晚期著名人物,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他统率十万大军,配合侍王李世贤转战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倍加艰辛的孤军奋斗两年里,出奇制胜,驰骋万里,立下很多功绩,为悲壮慷慨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增添了光彩的最后篇章。在汪海洋活动的主要年代,曾经流传一些民间歌谣和传说,对他称赞和颂扬。他的敌手
-
全文:运动史,增添了光彩的最后篇章。在汪海洋活动的主要年代,曾经流传一些民间歌谣和传说,对他称赞和颂扬。他的敌手也很重视。左宗棠说:“汪海洋贼之狡悍者”,“汪贼较侍逆为悍,颇不易制”。曾在浙江、福建等处与他长期
-
奶奶很生气
-
作者:
江永年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汪海洋和老婆清明节回乡祭祖,返回县城后,一直噩梦不断。这天半夜,他又从噩梦中惊醒,叫喊着:“奶奶您快松手,我喘不过气了!”老婆打开床头灯,望着吓出冷汗的老公道:“亏你还是个大男人,做个梦也吓成这样。”汪海洋心有余悸道:“太恐怖了!刚才我梦见奶奶不停地责骂我,骂我不孝、不学好,最后竟死死掐住我的喉咙…
-
全文:醋意,汪海洋猛然一拍脑门道:“老婆,我知道奶奶为什么生我的气了……”老婆就问道:“究竟为了什么?”汪海洋脸色沉重地说:“老婆,前几天,我在老家小镇上买了纸钱、纸衣服,后来那开店的老板说,现在好多人都给过世的男前辈烧美女,你也给你爷爷来两个纸糊的小姐吧。
-
关于文艺创作中的婚姻、爱情、道德题材的思考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脱离现实 婚姻 爱情 丈夫 题材 封建伦理意识 妻子
-
描述:一次随意的交谈,引发了这个题目。那是在观看新片《鸳鸯楼》以后,几个同志聚在一起闲聊。有同志称赞片中第五家“沙龙”主妇,任劳任怨地为丈夫招待满座的高朋,星期天从下午马不停蹄地忙到深夜,当客人风卷残云般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
-
全文: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深夜代睡熟的丈夫接朋友电话时,还热情地欢迎他们下星期日“再来,再来”。赞者说,这位妇女已化为丈夫
-
美国首位华人女部长的家教故事
-
作者:
汪海洋 宗言 来源:源流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布什总统 父亲 美籍华人 木兰 新闻发布会 家教 小布什 故事 女性
-
描述:2001年元月11日,美国新任总统小布什和一位华人女性一同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宣布这位女性将担任新内阁的劳工部长,并且说:"她将把受人钦佩的特质带到新岗位上。"这位令人瞩目的女性就是赵小兰,她是第一位进入美国内阁的华人部长,不仅受到美籍华人的欢迎,也备受全球媒体的瞩目。赵小兰取得今日的成功决非偶然
-
全文:的父亲赵锡成全家时,带着极为赞赏的口气向夫人芭芭拉说:"应该向赵锡成先生和他的太太朱木兰女士学学怎样管教孩子。"
-
抗日美术的价值不容贬低——抗日画卷展座谈会综述
-
作者:
林训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画卷 抗日战争 艺术馆 抗战时期 历史意义 中国美术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座谈会 美术作品 美术家
-
描述:1995年8月5日上午,在炎黄艺术馆举行“抗日画卷座谈会”,会议由黄胄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朝闻、华君武、沈柔坚、邓友梅、古元、彦涵、吴劳、李琦、金维诺、汪刃锋、彭彬、李松、李树、李福顺等及新闻界人士30余人。 会议首先由黄胄介绍举办“抗日画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回顾展”的目的和意义。
-
全文:30余人。 会议首先由黄胄介绍举办“抗日画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回顾展”的目的和意义。他说,这次展览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共征集到作品500多件,现展出344件,参展作者共122人,其中三分之一已经去世。展出作品的年限是1937—1945年间的八年抗战
-
“毋不敬”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封信 五十年代 直呼其名 礼仪教育 朋友有信 新民晚报 六月寒 收信人 恶语伤人 报社领导
-
描述: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是写上一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仪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工作,一个刚入报社不久的青年,在老报人程大千先生的桌上留了一封信,写明“程
-
全文:年代的一件事,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工作,一个刚入报社不久的青年,在老报人程大千先生的桌上留了一封信,写明“程大千收”。大千先生对此心中是不快的,但他并没有表露,而是幽默地说:“以后的信,大概更会写成‘程大’收了。”报社领导从中看到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