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质出版的生与死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字印刷 出版商协会 阅读 纸质出版物 忧虑 电子书 死亡 出版人 生与死 哈姆莱特
-
描述:哈姆莱特有一个著名的忧虑:生还是死?当前一些出版人也有一个类似的生与死的忧虑。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哈姆莱特忧虑的是:生好,还是死好;而出版人忧虑的是:会死,还是会生。 所谓会死还是会生,指的是纸质出版,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冲击下,还能不能生存下去,会不会死亡。某些“主死派”的人士,早在数年前,就
-
全文:著名的主流大报《纽约时报》宣布,将停止印刷报纸并改出网络版后,有关纸媒即将死亡的说法,显得似乎更为真实。在有些人眼里,“无纸阅读时代”就要到来。 笔者则认为,数字出版的出现,给出版载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弹奏好上海出版的音符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前一段日子,上海出版界开展了关于“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的研讨。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的发源地,它是伴随着近代上海的崛起而形成的。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公元7世纪,宋朝毕 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中国出版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当时的上海刚刚成镇,出版方面少有什么有影响的纪录。直到上一个世纪之交,上海发育成中
-
全文:,约为15%,上海仍然是中国出版的一个重镇。1981年后,各地方出版社的办社方针,由原来的“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改变为面向全国”,大大促进了全国出版业的发展,上海出版业在全国的比重也就相应再度下降,但上海在出版结构和图书质量方...
-
要打品牌这张牌:关于上海出版战略的一个思考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出版策划 出版战略 品牌战略 出版业
-
描述:品牌的问题 ,已经不新鲜了。之所以要“老调重弹” ,不仅由于它在实践上远没有解决 ,而且对上海出版业来说 ,更是“性命交关”。上海出版业要再铸辉煌 ,出类拔萃于全国乃至世界出版之林 ,非打品牌这张“牌”不可。品牌战略 ,是上海出版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牌 ,上海出版业的旗帜时下出版的竞争 ,早已
-
全文:社品牌书 ,提升了上海出版的水平与质量、效益与信誉 ,在全国形成了一种制高点与中心地位。商务、中华、三联也因其品牌在解放后被保存下来 ,依靠一代又一代出版人的努力 ,它们仍保持品牌的魅力。据统计 ,如今在海外的华文图书市场中 ...
-
独辟蹊径 高层建瓴-评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
-
作者:
戴继诚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思想研究 独辟蹊径 大陆学者 憨山德清 复兴 居士佛教 晚明佛教 佛教研究 佛教思想
-
描述:晚明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继先秦、魏晋之后再一次思想大碰撞、百家齐争鸣的时期。经过长期的萎靡不振之后,中国佛教也在此时应运新生,掀起短暂的复兴狂澜。禅、净、律、华严、天台、唯识等宗派龙象涌现,大师频出,展示着佛教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晚明佛教复兴是因缘际会,推陈出新的结果,其时“释教殆遍天下,琳宫梵宇,
-
全文:的时代特点,剖析比较了佛教与儒教(心学)、道教、天主教之间的互动与交涉,探讨梳理了佛教复兴的思想渊源与现实困境。全书视野开阔,立论允当,有较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前乏“古”人,成一家之言;后“需”来者,得风气之先,弥补了当前大陆学者晚...
-
说装模作样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两个外貌相近的人站一起不分高低,有了职业、身份、文化、财富等等的附加值,便高低立现,高者被追捧,低者受冷落。甘于寂寞者不怕被冷落,自己是啥样就啥样。不甘于寂寞者,是啥样偏不是啥样,这就需要装模作样,自抬身价,把自己本不具有的东西也揽到自己身上。昨天去那个豪门赴高端人士宴,今天在这个沙龙评点诺贝尔和奥
-
全文:乞讨残酒剩菜,他每次就是如此吃饱喝足回家的。妻子把此情景告诉妾,两人“相泣于中庭”。这位丈夫回来后,却依然得意的很,“骄其妻妾”。 这则故事,堪称装模作样经典,不过这个齐人的“装”毕竟还有一点事实依据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共识”,一场大恐慌引发的社会风潮正扑面而来。 鼓动 北京“五四”游行的消息传至上海后,上海学界开始积极宣传反日,推进抵制日货的活动。中日民众之间的对抗情绪开始逐步升温,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