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关于文艺创作中的婚姻、爱情、道德题材的思考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脱离现实  婚姻  爱情  丈夫  题材  封建伦理意识  妻子 
描述:一次随意的交谈,引发了这个题目。那是在观看新片《鸳鸯楼》以后,几个同志聚在一起闲聊。有同志称赞片中第五家“沙龙”主妇,任劳任怨地为丈夫招待满座的高朋,星期天从下午马不停蹄地忙到深夜,当客人风卷残云般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
全文: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深夜代睡熟的丈夫接朋友电话时,还热情地欢迎他们下星期日“再来,再来”。赞者,这位妇女已化为丈夫
美国首位华人女部长的家教故事
作者: 汪海洋 宗言  来源:源流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布什总统  父亲  美籍华人  木兰  新闻发布会  家教  小布什  故事  女性 
描述:2001年元月11日,美国新任总统小布什和一位华人女性一同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宣布这位女性将担任新内阁的劳工部长,并且说:"她将把受人钦佩的特质带到新岗位上。"这位令人瞩目的女性就是赵小兰,她是第一位进入美国内阁的华人部长,不仅受到美籍华人的欢迎,也备受全球媒体的瞩目。赵小兰取得今日的成功决非偶然
全文:的父亲赵锡成全家时,带着极为赞赏的口气向夫人芭芭拉:"应该向赵锡成先生和他的太太朱木兰女士学学怎样管教孩子。"
太平天国余部的抗清斗争
作者: 韩学儒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张宗禹  自白书  太平军  天京  抗清斗争  汪海洋  清军  李秀成  捻军 
描述: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陷落了.不久,军事统帅李秀成也被湘军俘获.李秀成为了活命向湘军头子曾国藩写了一份以瓦解太平天国余部及捻军为中心的长达数万言的自白书.李秀成在自白书中除了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
全文: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命人民.他,太平天国革命初期参加拜上帝会的革命人民"俱是怕死之人".又说,内讧之后太
抗日美术的价值不容贬低——抗日画卷展座谈会综述
作者: 林训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画卷  抗日战争  艺术馆  抗战时期  历史意义  中国美术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座谈会  美术作品  美术家 
描述:1995年8月5日上午,在炎黄艺术馆举行“抗日画卷座谈会”,会议由黄胄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朝闻、华君武、沈柔坚、邓友梅、古元、彦涵、吴劳、李琦、金维诺、汪刃锋、彭彬、李松、李树、李福顺等及新闻界人士30余人。 会议首先由黄胄介绍举办“抗日画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回顾展”的目的和意义。
全文:30余人。 会议首先由黄胄介绍举办“抗日画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回顾展”的目的和意义。他,这次展览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共征集到作品500多件,现展出344件,参展作者共122人,其中三分之一已经去世。展出作品的年限是1937—1945年间的八年抗战
“毋不敬”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封信  五十年代  直呼其名  礼仪教育  朋友有信  新民晚报  六月寒  收信人  恶语伤人  报社领导 
描述: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是写上一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仪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工作,一个刚入报社不久的青年,在老报人程大千先生的桌上留了一封信,写明“程
全文:年代的一件事,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工作,一个刚入报社不久的青年,在老报人程大千先生的桌上留了一封信,写明“程大千收”。大千先生对此心中是不快的,但他并没有表露,而是幽默地:“以后的信,大概更会写成‘程大’收了。”报社领导从中看到要加强
书信本是有情物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许广平  爱眉小札  《报任安书》  河南王  吟秋  雁传书  朱元晦  书信集  徐志  郭汉城 
描述:近日我接到河南王金魁先生寄赠的《书简》,这是当今国内唯一研究书信文化的专刊,已印行了24辑,免费赠送了近七万册。同时,寄来《尺牍清吟》一册,汇集几十位当代文人墨客缅怀书信文化的诗作,如诗人屠岸的:“鱼雁传书事渺茫,手机电脑续登场。可怜手迹成稀罕,笔墨书函字字香。”再如戏剧家郭汉城的:“踏遍山川采撷忙
全文:的:“鱼雁传书事渺茫,手机电脑续登场。可怜手迹成稀罕,笔墨书函字字香。”再如戏剧家郭汉城的:“踏遍山川采撷忙,何期取次识华章。逢人项君情美,细嚼长吟一种香。”总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纵然通讯今趋速,犹恐难抛翰墨香。”
话说创作心态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状态  文艺界  创作心态  高质量  技术水平  主旋律  思想状态  优秀作品  自恋主义  作家艺术家 
描述:和一些文艺界朋友谈创作,不时提及一个心态问题。这确系一个重要问题。“心之官则思”。心态,就是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做任何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思想状态,即好的心态,是搞不好的。有些运动员技术水平不低,但在激烈的比赛中,却出不了好成绩,究其原因,往往归结为精神压力过大,思想包袱过重。这些“精神
全文:技术水平不低,但在激烈的比赛中,却出不了好成绩,究其原因,往往归结为精神压力过大,思想包袱过重。这些“精神压力”“思想包袱”,比如过度紧张,焦虑不安,害怕失败,等等,使他们的心态失衡、负重,
作家的观察、体验与理性思考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独创性  文艺作品  感受力  生活中  理性思考  肉体  契诃夫  莫泊桑  观察力  作家艺术家 
描述:观察力,是作家“一开始”首先要培养的一种能力,一种眼光。观察,就是通过人们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肉体感官,来感觉和了解客观事物的情状。它是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第一步,它带给人们的,是可贵的第一手资料,是可见、可闻的事物具体形态。由于文艺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的,作者进行创作,需要摄取、积累大量的具体的可感
全文:可见、可闻的事物具体形态。由于文艺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的,作者进行创作,需要摄取、积累大量的具体的可感的形象,因而特别需要培养观察力。契诃夫把“观察一切,注意一切”当作一个作家的“本分”。他,“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契诃夫
家书抵万金:读《中外书信大观》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绮思  书信  礼教  修道院  密结合  司马相如  信息  表达  笔迹  上海文化 
描述:十二世纪的法国,有一位名叫哀绿绮思的女子,与著名学者亚伯拉相爱,后秘密结合。哀绿绮思的亲属不赞成,派人殴打并阉割了亚伯拉。亚伯拉遁入修道院,被迫与哀绿绮思分开。哀绿绮思苦苦思念着亚伯拉,多年以后,她从亚伯拉写给朋友的一封信的笔迹中,认出系亚伯拉所写,情不自禁地拆了信,按她的说法,只要能得到亚伯拉的信
全文:从亚伯拉写给朋友的一封信的笔迹中,认出系亚伯拉所写,情不自禁地拆了信,按她的说法,只要能得到亚伯拉的信息,即使打破礼教的戒规,我也在所不顾,从信中她看到亚伯拉对他俩伤心而亲切往事的追述,内心万分激动,夺眶的泪水把信打湿了大半,便提笔给亚伯拉写了一封长信,表达她的深深眷念。她:如果
“成功秘诀“不“秘“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随笔  散文  当代 
描述: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纷纷在探索成功之路,于是,一些"成功秘诀"的书刊应运而生。前几年,社会上流传一本名叫《人生秘诀》的书,列出了73项"人生秘诀",诸如"职级升迁的秘诀""学会赚钱的秘诀""征服女人的秘诀"等等,大部分都是从西方书刊上摘录下来的洋人东西,真可谓"洋洋大观"。这些"洋秘诀"宣扬的,尽管内
全文:的秘诀"等等,大部分都是从西方书刊上摘录下来的洋人东西,真可谓"洋洋大观"。这些"洋秘诀"宣扬的,尽管内容五花八门,却有一个精神贯串着,就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比方,这本书谈到"说服他人" 的一条"秘诀"——巧妙制造意外,列举一位白糖推销员想销掉白糖,就说白糖要涨价了,但又不宜直接向顾客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