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不贪为宝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
-
全文: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败劲儿……”
-
紫柏大师与云栖大师
-
作者:
戴继诚 来源:法音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净土 万历年间 性情 弘法 唯心净土 大师 显著差异 憨山德清 居士 晚明佛教
-
描述: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故又有万历三大师之称。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振佛法,再塑辉煌,但因为性情不同,宗旨有异,在弘法做略与修持手段上呈显著差异。曾弘《憨山大师口筏引》也说:云栖以低
-
全文: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故又有万历三大师之称。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振佛法,再塑辉煌,但因为性情不同,宗旨有异,在弘法做略与修持手段上呈显著差异。曾弘《憨山大师口筏引》也说:云栖以低
-
晚明三大师与宁武佛教的殊胜因缘
-
作者:
释圣贤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妙峰福登 宁武佛教 憨山德清 紫柏真可
-
描述:宁武作为明代中国边塞佛教圣地,与明末高僧妙峰福登、紫柏真可、憨山德清三位大师结有殊胜善缘。以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时值全面修复晋北名刹宁武延庆寺之百年难遇的机缘,宁武佛教中兴之日,当切切可期。
-
全文:宁武作为明代中国边塞佛教圣地,与明末高僧妙峰福登、紫柏真可、憨山德清三位大师结有殊胜善缘。以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时值全面修复晋北名刹宁武延庆寺之百年难遇的机缘,宁武佛教中兴之日,当切切可期。
-
商以信为本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广东支部生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商以信为本
-
汞对焦炉煤气液化制LNG工艺的危害及脱除实践
-
作者:
虎骁 史军伟 汪海洋 侯建亮 王志龙 来源:煤化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腐蚀 焦炉煤气 脱除 LNG 汞
-
描述:焦炉煤气中的汞会对焦炉煤气液化制LNG装置和LNG产品产生危害。分析了汞对深冷液化装置的危害机理,介绍了某公司采用浸硫活性炭作为脱汞剂,对焦炉煤气中汞的脱除工艺及运行实践。结果表明:汞对铝制LNG
-
全文:焦炉煤气中的汞会对焦炉煤气液化制LNG装置和LNG产品产生危害。分析了汞对深冷液化装置的危害机理,介绍了某公司采用浸硫活性炭作为脱汞剂,对焦炉煤气中汞的脱除工艺及运行实践。结果表明:汞对铝制LNG
-
汞对焦炉煤气液化制LNG工艺的危害及脱除实践
-
作者:
虎骁 史军伟 汪海洋 侯建亮 王志龙 来源:气体净化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腐蚀 焦炉煤气 脱除 LNG 汞
-
描述:焦炉煤气中的汞会对焦炉煤气液化制LNG装置和LNG产品产生危害。分析了汞对深冷液化装置的危害机理,介绍了某公司采用浸硫活性炭作为脱汞剂,对焦炉煤气中汞的脱除工艺及运行实践。结果表明:汞对铝制LNG
-
全文:焦炉煤气中的汞会对焦炉煤气液化制LNG装置和LNG产品产生危害。分析了汞对深冷液化装置的危害机理,介绍了某公司采用浸硫活性炭作为脱汞剂,对焦炉煤气中汞的脱除工艺及运行实践。结果表明:汞对铝制LNG
-
齐白石未曾去法国/章之汶并非章文晋/王东原为中训团教育长
-
作者:
赵志邦 马溯轩 郁鼎彝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齐白石未曾去法国/章之汶并非章文晋/王东原为中训团教育长
-
美学的与历史的追求: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评选记感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美学的与历史的追求: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评选记感
-
利玛窦与晚明佛教三大师
-
作者:
戴继诚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万历年间 利玛窦 中国佛教 晚明 遭遇战 传教工作 天主教
-
描述:三大师(紫柏真可、云栖祩宏、憨山德清)承担了鼓手与向导的角色。这样,中西两大宗教的狭路相逢与将遇良才,
-
全文:三大师(紫柏真可、云栖祩宏、憨山德清)承担了鼓手与向导的角色。这样,中西两大宗教的狭路相逢与将遇良才,因宗旨各异、识见不同,遂有一段不打不相识的短暂遭遇战。
-
以评析知识精英作世纪回眸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摘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以评析知识精英作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