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证类本草》所引资料看陶弘景的本草学贡献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梁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平著述极多,大部分是属于道家的,医药著述也有若干种。在药学方面以《本草经集注》最出名。《本草经集注》是合《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
-
全文: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梁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平著述极多,大部分是属于道家的,医药著述也有若干种。在药学方面以《本草经集注》最出名。《本草经集注》是合《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
-
古本《本草经》佚文考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佚文 考证
-
描述:古本《本草经》佚文考
-
徐之才和《雷公药对》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之才 考证 雷公药对
-
描述: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
全文: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
《证类本草》陶序和《名医别录》历史关系之辨析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名医别录》 考证
-
描述: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词多加改动,从而产生一些误解:一是认为“名医副品”365种药来自一本现成《名医别录》
-
全文: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
-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对本草学的贡献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集注 本草学 陶弘景
-
描述: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学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学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陶氏本草书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历代主流本草,无论是总论或各论方面,都是沿袭陶弘景所创诸范例向前发展的。如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三...
-
全文: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学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学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陶氏本草书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历代主流本草,无论是总论或各论方面,都是沿袭陶弘景所创诸范例向前发展的。如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三...
-
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药物合并和分条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合并 赤小豆 观光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果菜 名医别录
-
描述:一、顾观光误《本草经集注》为《别录》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序》云:“梁陶隐居《名医别录》始分玉石草木三品为三卷,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三品为三卷,又有序录一卷,合为七卷。故《别录序》后云:‘本草经卷上
-
全文:一、顾观光误《本草经集注》为《别录》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序》云:“梁陶隐居《名医别录》始分玉石草木三品为三卷,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三品为三卷,又有序录一卷,合为七卷。故《别录序》后云:‘本草经卷上
-
诸家辑本《神农本草经》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白字 本草经集注 成书 药物 辑本 唐慎微 陶弘景 开宝本草
-
描述:《神农本草经》原书早已失传,但是它的内容,通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马志等《开宝本草》、掌禹锡《嘉祐本草》等被保存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最早辑《神农本草经》的是宋代王炎,惜该
-
全文:《神农本草经》原书早已失传,但是它的内容,通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马志等《开宝本草》、掌禹锡《嘉祐本草》等被保存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最早辑《神农本草经》的是宋代王炎,惜该
-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关联 神农本草经 方士
-
描述: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
-
全文: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
-
《本草经》“蓬蘽”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悬钩子属 覆盆子 李时珍 本草经集注 本草学 蔷薇科植物 陶弘景 开宝本草 习性
-
描述: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
-
全文: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
-
<<本草经>>药物产地的考察
-
作者:
尚元胜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本草经 药物产地
-
描述:《证类本草》中白字《本经》药物内的产地,虽作黑字,但并非全属《别录》文,应有《本经》文。《本草经》序文云:“药有生熟土地所出”。这就指明《本经》药物应有产地的名称,但《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物
-
全文:《证类本草》中白字《本经》药物内的产地,虽作黑字,但并非全属《别录》文,应有《本经》文。《本草经》序文云:“药有生熟土地所出”。这就指明《本经》药物应有产地的名称,但《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