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方用矿石治痈疽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粗理 千金方 徐之才 磨石 矿石 外台秘要 麦饭石 痈疽 黄石
-
描述: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八两,烧作灰。白敛二两。粗理黄色磨石一斤,烧令赤。三物捣作末,以苦酒和如泥。厚涂疽上,燥更涂,取消止。
-
全文: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
-
《五十二病方》简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简介 黄帝内经 治法 古医方 单行本 阴阳 足臂十一脉灸经 文物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大量帛书,其中占医书有十一种。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从十一种占医书中,选择前五种,出版了单行本。在这五种医书中,以《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字数最多,即以它为五种医书的总名。《病方》中五种医书,曾分别在1975年《文物》第6期、第9期刊登过,这次印成单
-
全文:最多,即以它为五种医书的总名。《病方》中五种医书,曾分别在1975年《文物》第6期、第9期刊登过,这次印成单行本时,又作了不少的修订,使释文、注文更趋于完善。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自第1页到130页为五种医书释文及简注;第二部分自
-
《五十二病方》药物丹、水银、青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说文 皮肤病 司马相如 巴郡 子虚赋 男子 段玉裁 五十二病方 水银
-
描述:丹《病方》318行:“般(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傅之。”454行:“(?),治以丹……”。《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云:“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赋》:‘丹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
-
全文: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注云:“丹,丹砂”。按丹,《病方》有时亦称丹沙。如《病方》130行:“白毋奏(腠),取丹沙与(?)鱼血,若以鸡血,皆可。”《本草经》谓丹沙能化为汞。汞的古字为澒。
-
从《证类本草》所引资料看陶弘景的本草学贡献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梁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平著述极多,大部分是属于道家的,医药著述也有若干种。在药学方面以《本草经集注》最出名。《本草经集注》是合《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
-
全文:》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草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到北宋《开宝本草》流行后,陶氏《本草经集注》即逐渐散失。唐慎微作《证类本草》时,已经没有人见到《本草经集注》了。
-
学习中药药性的体会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药学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陈代谢 物理性 四气 沉降作用 机体 五味 临床实践 中医 中药药性 药物影响
-
描述:(一) 什么叫做“性味”? 中药的药性包括药物兩方面的性質,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物理性狀,另一方面是药物在机体上(包括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所引起反应的性質。前者可以憑着人們的感觉,直接观测而知道,后者必須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观察出来。兹將这兩方面的性質,分別讨论如下: 关于中药物理性狀,主要包括眼睛所見
-
全文:必須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观察出来。兹將这兩方面的性質,分別讨论如下: 关于中药物理性狀,主要包括眼睛所見到的顏色,口中所尝到的味道和手摸时质地坚軟、輕重等感觉。眼睛所看到的顏色,大致归类为青、赤、黄、白、黑等五种顏色,簡称为“五色”。口中所尝的味道,大致归类为
-
贝母药用历史及品种考察
-
作者:
尚志钧 刘晓龙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贝母 药物 考证
-
描述:通过历代本草及有关文献的考察,认为《诗经》、《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贝母,并非是今日药用百合科贝母属植物,而应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名医别录》是最早收载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入药的文献,其入药品种是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
-
全文:《名医别录》是最早收载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入药的文献,其入药品种是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根据产地及采收时月分析,记载品种还包括土贝母。川贝母入药用出现于明代《本草汇言
-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3缺失对核因子-κ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
作者:
李军 牛洁 刘英海 汪海洋 粟永萍 王军平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脂多糖 3 κB 基因敲除 核因子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 炎症反应
-
描述:目的 观察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蛋白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 g,分为SRC-3+/+组和SRC-3-/-组,每组设
-
全文:(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 g,分为SRC-3+/+组和SRC-3-/-组,每组设正常(N)、1 h、4 h、12 h四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各5只小鼠.采用腹腔注射5 mg/kg
-
类同醇受体辅活化子-3缺失对核因子-K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
作者:
李军 牛洁 刘英海 汪海洋 粟永萍 王军平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脂多糖 3 KB 基因敲除 核因子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 炎症反应
-
描述:目的观察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蛋白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核因子-KB(NF—K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g,分为SRC-3+/-组和SRC-3-/-组,每组设正常(
-
全文:(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g,分为SRC-3+/-组和SRC-3-/-组,每组设正常(N)、1h、4h、12h四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各5只小鼠。采用腹腔注射5mg/kg体质量LPS构建
-
霍山县茶树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作者:
汪海洋 何刘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害虫 黑刺粉虱 霍山县 危害期 茶尺蠖 主要虫害 茶毛虫 发生与防治 茶叶资源 发生与危害
-
描述:霍山县茶叶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8000多公顷,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茶树害虫以茶毛虫、茶蚕、茶假眼小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等为主,间隙性重发。1茶毛虫1.1发生与危害茶毛虫在霍山县1年发生2代,第
-
全文:霍山县茶叶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8000多公顷,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茶树害虫以茶毛虫、茶蚕、茶假眼小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等为主,间隙性重发。1茶毛虫1.1发生与危害茶毛虫在霍山县1年发生2代,第
-
不同温度条件下棕尾别麻蝇的生长发育及其在法医学上的意义
-
作者:
汪海洋 时燕薇 刘小山 张润杰 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棕尾别麻蝇 死后间隔时间 尸食性蝇类 发育历期
-
描述: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分布很广,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尸体上较为常见的麻蝇类昆虫。本文探讨温度对重要的尸食性昆虫棕尾别麻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实验测得棕尾别麻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3.2±0.3、21.6±0.3、15.9
-
全文:;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5~30℃;35℃时幼虫能够生长,但是不能正常化蛹,化蛹的个体也不能正常羽化;在15~35℃条件下,分别就幼虫的体长、体宽、体重和蛹重与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这些指标与时间呈三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