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苦菜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说文 郭璞 孙星衍 苦菜 尔雅 颜氏家训 王引之 陶弘景 山茶科植物
-
描述: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如枝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弘景云:‘此即是今茗
-
全文:如枝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弘景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唐
-
关于汪海洋
-
作者:
王炳毅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新材料 封建统治者 太平军 太平天国 地方史 汪海洋 清军 史料 发逆
-
描述:长期以来,汪海洋的研究,并未受到太平天国史专家们的应有的重视,有的评价尚欠公允。笔者依据新材料,试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异议,以就教于方家。第一,在《全椒县志》等地方史料中,人们几乎见不到对汪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
-
全文: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现存的太平天国史料中,对汪的记载也较少,这是因为汪海洋封王较迟,知名度不高。倒是本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清末全椒文人金心仪《金陵寇乱杂录·金陵寇乱始
-
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药本草》 《日华子本草》 《食性本草》 《蜀本草》
-
描述: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
-
全文:》、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
“高士莲花还结社”中的创作与传播
-
作者:
何湘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酡仙 诗僧 社友 白莲社 雁门 净土宗 八指头陀 雷次宗 慧远 东林寺
-
描述:“高士莲花还结社”,文人僧人相结交,约始自东晋,如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文人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白莲社,“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实,并不期而集,彭城刘逸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继之、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
-
全文:、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后代屡见不鲜,如唐皎然在妙喜寺主盟诗会,参加联吟者,多为当地政要及著名文人;北宋诗僧惠洪与苏轼
-
从《证类本草》所引资料看陶弘景的本草学贡献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梁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平著述极多,大部分是属于道家的,医药著述也有若干种。在药学方面以《本草经集注》最出名。《本草经集注》是合《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
-
全文:》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草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到北宋《开宝本草》流行后,陶氏《本草经集注》即逐渐散失。唐慎微作《证类本草》时,已经没有人见到《本草经集注》了。
-
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药物合并和分条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合并 赤小豆 观光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果菜 名医别录
-
描述:一、顾观光误《本草经集注》为《别录》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序》云:“梁陶隐居《名医别录》始分玉石草木三品为三卷,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三品为三卷,又有序录一卷,合为七卷。故《别录序》后云:‘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原本,论病名之形诊,记题品录,详览施用。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
-
全文:,序药性之原本,论病名之形诊,记题品录,详览施用。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右三卷,其中下二卷,药合七百三十种,各别有目录,并朱墨杂书并子注,今大书分为七卷’。”从这段序文来看,顾氐误解《证类本草》卷一“梁陶隐居序”〔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
-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关联 神农本草经 方士
-
描述: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本《本草经》。从陶本中还可看出,在汉献迁徙之前,和四卷本《本草经》相类似的《本草经》可能还有,只因战乱
-
全文:、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剂),存乎神农、子仪之术”。唐·贾公彦《周礼疏)}引《中经薄》云:“子仪本草经”1卷。仪与义一人也,若然,子仪亦周末时人也。”神农、扁鹊、子仪都是先秦人,如果他们在先秦时真的著有
-
李大钊遇害前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下)
-
作者:
王心文 来源:陕西党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四 (接上期)军阀没有料想到逮捕李大钊引发的社会影响之大。事发后,京津各报社评,都为李大钊呼吁。营救李大钊的人亦多方努力,有人论法理,有人道人情,有人捐款,有人奔忙。 4月9日,政府召开校务讨论会,席间提议“李大钊虽属共产党员,究系迷信学说,与故意扰乱治安者情形微有出入,应请当局略迹原情,贷其一死”
-
全文:向张作霖陈说”。 河北乐亭同乡白眉初、李时等三百多人联名上书陈情,请求军方保全李大钊的性命,并先行释放赵纫兰母子。陈情书里说李大钊“生长僻壤,游学津门,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所受之
-
歌哭于斯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
全文:头。我发短信给长沙的朋友,说吃晚饭时可到。这样说已经留有余地了。我们在四月的阳光下出了广州。天气好得很。从浑浊中钻出来,轻松进入山野,山姿水色,清心明目。我小开车窗,深呼吸,有久病初愈的感觉。上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