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奏好上海出版的音符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前一段日子,上海出版界开展了关于“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的研讨。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的发源地,它是伴随着近代上海的崛起而形成的。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公元7世纪,宋朝毕 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中国出版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当时的上海刚刚成镇,出版方面少有什么有影响的纪录。直到上一个世纪之交,上海发育成中
-
全文:海付梓问世。不过,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国势的衰败,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上海出版业也盛况不再。全国解放以后,出版格局进行了调整,“商务”、“中华”等著名出版机构迁移北京。上海出版业在全国所占的份额
-
药地愚者禅学思想蠡探:从「众艺五明」到「俱熔一味」
-
作者:
廖肇亨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 《东西均》 明代佛教 方以智
-
描述: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效法,乃至於运用的药材,在独到的智慧调和之下,绽放出新的辉光与效能。因此对方以智而言,不论儒者、高僧、科
-
全文:道盛以外,也与当时丛林宗匠,若憨山德清、雪浪洪恩、紫柏?可、密云圆悟等人的思想与学说主张展开积极对话的姿态。一则辨析药地之学术源流,一则见其「代明错行」之思想实践,同时也?药地思想在禅学史上寻求一适当的定位。
-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
全文:停止对木刻艺术本土化的探索。20世纪40年代中期,王琦曾发出由衷的感慨:“新兴木刻既然是由外国输入,木刻又是绘画的—种,所以它倒和洋画结下不解之缘,同时,首先去接受它的又不是中国画家,而是一些青年洋
-
歌哭于斯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
全文:门关。只有这里是我认识的长沙,林木苍然,清幽静穆。不过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的战壕没有了。过清明不远,有人祭扫过,这从凋谢的鲜花和萎顿的花圈看得出来。公墓明显经修整,不像从前的破败。几十年洞开的存放骨灰的墓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