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救荒本草>>考察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药学  救荒本草  本草研究 
描述:该书“疏其花、实、根、干、皮、叶之可食者”可供荒年充饥,故名《救荒本草》。 作者:朱(木肃)(1362?~1425),(周定王、河南藩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封吴王,十一年改封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建文中废徙云南,永乐中复爵。洪熙元年(1425)卒,谥定,故又称周定王。 明嘉
全文:),著作甚多,当时出自对王族的尊重,“亲藩贵重,刊书皆不题名”,由于陆柬序(1555)误以作者为周宪王,遂使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均袭其误。清《四库全书》已据李濂序为之驳正。
非禅而禅
作者: 林明昌  来源:名作欣赏·上旬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王维诗是禅诗吗? 王维诗风淡远闲静,于唐代即甚为知名,(唐)殷瑶曰:“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卷上)但是当时并无人将王维诗解读为禅诗。司空图说:“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于江宁,宏肆于李、杜,极矣。右丞、苏州,趣味澄复,
全文:清风之出岫”,说明王维与韦应物十分相近,而且无关乎禅。 然而时至今日,以“王维禅诗”为题的专著、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已不在少数,这些著作均将王维的诗解读为禅诗作为前提,似乎“王维诗为禅诗”或“王维部分诗为
关于汪海洋
作者: 王炳毅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新材料  封建统治者  太平军  太平天国  地方史  汪海洋  清军  史料  发逆 
描述:长期以来,汪海洋的研究,并未受到太平天国史专家们的应有的重视,有的评价尚欠公允。笔者依据新材料,试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异议,以就教于方家。第一,在《全椒县志》等地方史料中,人们几乎见不到对汪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
全文: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现存的太平天国史料中,对汪的记载也较少,这是因为汪海洋封王较迟,知名度不高。倒是本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清末全椒文人金心仪《金陵寇乱杂录·金陵寇乱始
识力兼臻 自辟蹊径——浅议朱复戡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观
作者: 李颖  来源:艺术品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石书画  朱义  吴昌硕  二王  汪统  浙江鄞县  南洋公学  书香世家  四体书势  创作观 
描述:朱复戡先生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四十岁后更名朱起,号始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复戡”。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小小年纪能作擘窠大字,有“七龄神童朱义方”1的美称,被吴昌硕钦佩地称为“小畏友”。同为浙江鄞县人,时任南洋公学总理的张美翊亦十分关注这位少年才俊,主动提出做他的老师,并
全文:朱复戡先生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四十岁后更名朱起,号始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复戡”。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小小年纪能作擘窠大字,有“七龄神童朱义方”1的美称,被吴昌硕钦佩地
反腐败与反腐“拜”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办公室  出世  反腐败  腐败行为  大师  迷信  官员  风水先生  崇拜  推手 
描述: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断有惑人的“大师”横空出世,这些“大师”都标榜为“神通广大”,或能手到病除,起死回生,或能预知未来,化凶为吉,一时迷惑了不少人,后来却一一被揭露为骗子。骗子怎么会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推手,是官员与名人的盲目崇拜和吹捧。 拿近日又因一些名人拜访而重新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气功大师”王
全文:”的?一个重要推手,是官员与名人的盲目崇拜和吹捧。 拿近日又因一些名人拜访而重新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气功大师”王林来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名后,他的身边就聚拢着大批明星与官员,而且不少是高官。
正面新闻为何负面读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名县  中国青年报  五六十年代  负面  县委组织部  《水浒传》  办公场所  正面新闻 
描述:河北大名县,也就是《水浒传》中玉麒麟卢俊义的家乡大名府,近日引起社会的热议。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三幅照片,一张是大名县医院的医疗大楼,一张是大名县一中的教学大楼,都是现代化的挺拔建筑;另一张则是大名县委组织部的办公场所,系建于1921年的二层楼房,破旧不堪,几近危房。报道说,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场所,大多是
全文:委组织部的办公场所,系建于1921年的二层楼房,破旧不堪,几近危房。报道说,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场所,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平房。
《本草拾遗》的研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秘书省  证类本草  古今图书集成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陈藏器  医学入门  本草拾遗  开宝本草 
描述:《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名流列传)云;“按《医学入门》,陈藏器,唐三元尹,撰《神农本草经》,曰《本草拾遗》。”一、《本草拾遗》的
全文:名流列传)云;“按《医学入门》,陈藏器,唐三元尹,撰《神农本草经》,曰《本草拾遗》。”一、《本草拾遗》的撰述年代本书的撰写,当是在开元年间(713——741)。因为《本草拾遗》骨碎补条注云:“本名猴
微型小说初长成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短篇小说  小小说  中国作家  中国小说史略  小说创作  微型小说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小说鉴赏  优秀作品  二十世纪 
描述:“微型小说”这一名称,在我国虽然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但微型小说——短小的小说,则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说,小说这门艺术的发展,篇幅最初就是短小的,而后才有中篇、长篇。当然,在唐宋以前,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桓谭之语所说,这些小说多系“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唐宋以后,短小的小说逐渐摆脱
全文:”的中国现代文学,伴随着大量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的问世,也诞生不少微型小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冰心、叶圣陶、王统照等,都创作过微型小说。郭沫若于1920年1月在《学灯》上发表的《她
先别怪孩子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戚  社会工作  特权  竞选  腐败  中小学生  离家出走  干部  文学艺术  官员 
描述:南京一位当老师的亲戚告诉我,有一位五年级小学生离家出走,幸而第二天凌晨在南京火车站附近被民警发现。亲戚让我猜孩子出走原因,“考试考砸了?”“父母责怪了?”“日记里的隐私被人偷看了?”我一连猜了几个,亲戚说都不是。“告诉你吧,是因为竞选班长没选上。”这个答案,我可没想到。 本来,小学生热衷当小干部,从
全文:,也学会拉选票,请同学吃冰淇淋,送小礼品,有的还有家长幕后参与,请同学去馆子吃大餐。当上小干部有好处,能管人,出头露面机会多,日后真的上官场就不怯场了。 中小学生最热衷当干部的年代,可能始自“文革”。那时
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作者: 史中兴  来源:瞭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电影观念  中国电影  电影界  电影创作  观众  电影奖  银幕形象  电影艺术  文革 
描述: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一批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走进千百万观众的心灵。至于电影观念的进步、电影结构
全文:”以前的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今天电影艺术已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最近,上海《文汇报》和《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得到了电影界人士和广大读者、观众的广泛而热烈的支持。
上页 1 2 3 ... 6 7 8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