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憨山德清的“以佛解庄”思想——以《庄子内篇注》为例
作者: 周黄琴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以佛解庄 
描述:众所周知,《庄子》乃道家经典,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以佛解庄"。他在《庄子内篇注》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无碍解脱""破执""假我""止观"等,同时还力图把《庄子》思想直接演化为佛教思想的一部分,并借助于晚"庄学"极度兴盛之势,达到振兴佛教之目的。
全文:众所周知,《庄子》乃道家经典,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以佛解庄"。他在《庄子内篇注》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无碍解脱""破执""假我""止观"等,同时还力图把《庄子》思想直接演化为佛教思想的一部分,并借助于晚"庄学"极度兴盛之势,达到振兴佛教之目的。
理不迁、物不迁与心不迁:憨山德清对僧肇“物不迁”义旨的诠释
作者: 洪燕妮  来源:法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禅观  肇论  缘起性空  诤论  佛教界  六祖慧能  物不迁  僧肇  憨山德清  镇澄 
描述:憨山德清的《肇论略注》在晚佛教界多年"物不迁"诤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注既整合各家的注疏,又融入自身的禅观体验,是晚注释《肇论》的重要论述。本文通过着重分析《肇论略注》以及憨山涉及"物不迁"义理的其他著述,说明其在诠释"物不迁"义理时所展现的特点。具体说来,憨山"物不迁论"义理的诠释特色主要体现
全文:憨山德清的《肇论略注》在晚佛教界多年"物不迁"诤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注既整合各家的注疏,又融入自身的禅观体验,是晚注释《肇论》的重要论述。本文通过着重分析《肇论略注》以及憨山涉及"物不迁"义理
难忘的探索
作者: 汪刃锋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教师  课堂  自由活动  艺术家  师生  绘画  木刻 
描述:绘画组刚成立时,由老木刻艺术家陈烟桥担任主任,木刻家张望和我担任教师。绘画组在离古圣寺有一华里,一个叫家院子的地方,画室、师生的宿舍都在这里。学校周围十里都是绘画组的课堂,同学们在那里参加劳动,野外写生,自由活动,还为农民画画。
全文:绘画组刚成立时,由老木刻艺术家陈烟桥担任主任,木刻家张望和我担任教师。绘画组在离古圣寺有一华里,一个叫家院子的地方,画室、师生的宿舍都在这里。学校周围十里都是绘画组的课堂,同学们在那里参加劳动,野外写生,自由活动,还为农民画画。
考试散论
作者: 陈邦元 周宏兵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考试  考试改革  考试制度  健康心态 
描述:由于社会分工和竞争的存在,考试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考试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文 进步的产物。考试改革应在全面研究和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面对人们谈“考”色 变,我们主张应正视考试,研究考试,引导人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试。
全文:由于社会分工和竞争的存在,考试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考试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文 进步的产物。考试改革应在全面研究和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面对人们谈“考”色 变,我们主张应正视考试,研究考试,引导人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试。
和谐与创新都需要宽容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创新发展  人性  子夏  道德  重要方面  宽容  陀思妥耶夫斯基  和谐  失败 
描述:胡适的一篇题为《容忍与自由》的文章,近来频频被学界提起。此文发表于1959年3月,他说:"有时候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就是要"好同不禁异"。因为,"善未易,理未易察",绝对的完全真理是不存在的。
全文:胡适的一篇题为《容忍与自由》的文章,近来频频被学界提起。此文发表于1959年3月,他说:"有时候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就是要"好同不禁异"。因为,"善未易,理未易察",绝对的完全真理是不存在的。
整复《肘后方》的意义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方  金代  宋代  整复  恙虫病  出版说明  肘后备急方  陶弘景  葛洪  校正 
描述:《肘后方》(肘后就是随身携带以备临时应用的意思),是晋代葛洪所著,至梁代陶弘景增补成一百另一篇名《肘后百一方》,至金代杨用道增加宋代本草的方子,名《广肘后备急方》。元、、清以来,翻刻很多次,解放后,195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
全文:《肘后方》(肘后就是随身携带以备临时应用的意思),是晋代葛洪所著,至梁代陶弘景增补成一百另一篇名《肘后百一方》,至金代杨用道增加宋代本草的方子,名《广肘后备急方》。元、、清以来,翻刻很多次,解放后,195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
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的保健观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脏腑  修养  名医  保健医学  庞安时  抗病力  养生  南宋  祖父  新安医学 
描述: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字季,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家中三世业医。张杲父彦仁、祖父子发均业医。其叔祖父张扩为宋名医庞安时的高足。张杲于宋淳熙16年(1189)开始撰《医说》,历35年而成,计10卷,分为49门。其卷九“养生修养调摄篇”,即载有张杲
全文: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字季,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家中三世业医。张杲父彦仁、祖父子发均业医。其叔祖父张扩为宋名医庞安时的高足。张杲于宋淳熙16年(1189)开始撰《医说》,历35年而成,计10卷,分为49门。其卷九“养生修养调摄篇”,即载有张杲
汪訒庵及其《本草备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备要》  汪讱庵 
描述:汪昂,字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公元1615年)。卒年不详,但从汪于年八十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的时间来看,其卒当在1694年之后。亡时汪正年逢三十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本草备要》凡例说:“昂自壮立之年,便弃制举,
全文:汪昂,字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公元1615年)。卒年不详,但从汪于年八十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的时间来看,其卒当在1694年之后。亡时汪正年逢三十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本草备要》凡例说:“昂自壮立之年,便弃制举,
《本草备要》简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中医理论  汪昂  明万历  天南星  本草备要  药物  本草纲目  医方集解  本草经疏 
描述: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素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全文: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素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谈谈转注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互训  汉字  区别字  音义  偏旁  形声字  音转  同意相受  文字学  安徽省 
描述:六书,惟转注最难。自唐以来,释之者逾百家。文字学家从中分出什么“形转”、“义转”、“音转”三派,中国学术谈到“老大难”问题,无过之者。四十年前,安徽省立六中师范科,有文字学,由我承乏,写了
全文:六书,惟转注最难。自唐以来,释之者逾百家。文字学家从中分出什么“形转”、“义转”、“音转”三派,中国学术谈到“老大难”问题,无过之者。四十年前,安徽省立六中师范科,有文字学,由我承乏,写了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