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的小报(续)
-
作者:
姚吉光 俞逸芬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出版 停刊 小说家 日报 长篇小说 小报 张恨水 助理编辑 郑逸梅
-
描述:春声日报春声日报于1921年3月创刊,由周剑云主编,姚民哀为助理编辑。有严慎予、严谔声、冯小隐、胡寄尘、吴绮缘等供稿。杨尘因写的《新儒林外史》和许指严写的《三海秘录》,颇为读者欢迎,印成单行本发行。不久又刊登了张恨水写的长篇小说《京尘魅影录》,加上姚民哀的评语。张恨水以皖人而久居北京,以写《春明外史
-
全文:。不久又刊登了张恨水写的长篇小说《京尘魅影录》,加上姚民哀的评语。张恨水以皖人而久居北京,以写《春明外史》一书而得名,在南方报纸上则这一部《京尘魅影录》尚为第一次刊载。后来张恨水写了一部
-
上海的小报(续)
-
作者:
姚吉光 俞逸芬 来源:新闻研究资料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出版 停刊 小说家 日报 长篇小说 小报 张恨水 助理编辑 郑逸梅
-
描述:春声日报春声日报于1921年3月创刊,由周剑云主编,姚民哀为助理编辑。有严慎予、严谔声、冯小隐、胡寄尘、吴绮缘等供稿。杨尘因写的《新儒林外史》和许指严写的《三海秘录》,颇为读者欢迎,印成单行本发行。不久又刊登了张恨水写的长篇小说《京尘魅影录》,加上姚民哀的评语。张恨水以皖人而久居北京,以写《春明外史
-
全文:。不久又刊登了张恨水写的长篇小说《京尘魅影录》,加上姚民哀的评语。张恨水以皖人而久居北京,以写《春明外史》一书而得名,在南方报纸上则这一部《京尘魅影录》尚为第一次刊载。后来张恨水写了一部
-
由“易粪相食”说以邻为壑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早餐店 加害者 生产营销 主要消费者 生猪收购 洪水滔天 以安 地沟油 不合格 道德约束
-
描述:不断出现。有篇小说讲,我们现在从食品中吞下的毒素“几乎涵盖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使得以人血为美餐的蚊子也愁苦不
-
全文:不断出现。有篇小说讲,我们现在从食品中吞下的毒素“几乎涵盖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使得以人血为美餐的蚊子也愁苦不堪,常常挨饿。苍蝇问它:“现在是夏天,你只要往人群里一站,就有吃不完的美餐,怎么还愁吃的?”蚊子回
-
回眸出版岁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儿出版社 “文革”时期 党支部书记 “红宝书” 文艺出版 编辑室主任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习资料
-
描述:一、“文革”时期的文艺出版 1972年秋,我从五七干校调入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当时,文艺编辑室的党支部书记由进驻的工宣队长担任,原少儿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作家任大霖为编辑业务负责人。我开始做小说编辑,半年后补进支委会,协助任大霖抓出书工作。由于出书工作基本上已停顿了几年,市面上除了“红宝书”和
-
全文:一、“文革”时期的文艺出版 1972年秋,我从五七干校调入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当时,文艺编辑室的党支部书记由进驻的工宣队长担任,原少儿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作家任大霖为编辑业务负责人。我开始做小说
-
“中国式”不宜夸大泛化和渲染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最近,不少城市在整治交通秩序中,将"中国式过马路"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一时成为热词,频繁现身在各种媒体上。与其相配套出现的,还有"中国式骑车""中国式跨栏""中国式堵车"等词汇。"中国式××"的说法,最初大概出自10多年前的一部小说和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此后其后置词被扩大延伸到其
-
全文:。"中国式××"的说法,最初大概出自10多年前的一部小说和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此后其后置词被扩大延伸到其他许多方面,如"中国式相亲""中国式插队""中国式陪读""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饭局""中国式送礼""中国式吐痰",等等。"中
-
是學術創新 還是個人臆説:評沈善增的《還吾莊子》
-
作者:
包兆會 来源:诸子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妙明真心 所累 地籟 莊子 田子方 僧肇 憨山德清 垂天 程中 佛教思想
-
描述:近讀沈善增先生大作《還吾莊子——〈逍遥遊〉、〈齊物論〉新解》(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該書以下簡稱《還吾莊子》,引用時僅注頁碼),筆者感觸良多,也感慨良多,既有來自於對沈先生在解《莊》方面的一些獨到解釋,也有因著這本書背後所體現出來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態度問題而産生的種種感想,所以把自己在讀沈先
-
全文:的一些獨到解釋,也有因著這本書背後所體現出來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態度問題而産生的種種感想,所以把自己在讀沈先生大作過程中的一些想法記録下來,以求教於沈善增先生本人和學界同道。筆者認爲,沈善增先生的大作在以下幾方面有他的可取之處:一是他以自學中文
-
药地愚者禅学思想蠡探:从「众艺五明」到「俱熔一味」
-
作者:
廖肇亨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 《东西均》 明代佛教 方以智
-
描述: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效法,乃至於运用的药材,在独到的智慧调和之下,绽放出新的辉光与效能。因此对方以智而言,不论儒者、高僧、科
-
全文:说明了《华严》教学在当时佛教界与思想界的重要性。 本文将方以智思想中华严禅的源流加以辨析,并随时与当时丛林论学风尚相参照,考察其与方以智灵明圆融思想之间的交融互摄,尝试说明方以智的思想版图中除了其师觉浪
-
憨山《庄子内篇注》成书时间辩疑
-
作者:
师瑞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庄子内篇注》 庄学 憨山德清
-
描述: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对老庄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阐发,著有《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和《庄子内篇注》等重要著作。在佛教史和老庄注疏史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地位。憨山作书一般都会有序跋等短文明确说明其著述过程及成书时间,但《庄子内篇注》却是个例外。许多学者在考察憨山《道德经解》
-
全文:都会有序跋等短文明确说明其著述过程及成书时间,但《庄子内篇注》却是个例外。许多学者在考察憨山《道德经解》与《庄子内篇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相似之处,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有学者提出《庄子内篇注》当在
-
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瞭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电影观念 中国电影 电影界 电影创作 观众 电影奖 银幕形象 电影艺术 文革
-
描述: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一批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走进千百万观众的心灵。至于电影观念的进步、电影结构
-
全文:”以前的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今天电影艺术已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最近,上海《文汇报》和《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得到了电影界人士和广大读者、观众的广泛而热烈的支持。
-
“原生态”方法论在教学和写史上的意义——展现中国近代词史的“空间多样性”
-
作者:
闵汶 来源:教育导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家族文化 词史 方法论 常州派 地域文化 “原生态” 文学史 文化丛 “常州词派”
-
描述:近代,是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己的时代,近代词历史性地成为了这个时代心灵表现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的代表性文体,向来被誉为中国词史的“中兴期”和“高潮期”,与宋词前后辉映,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一部中国近代词史的专史或教程来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笔者有鉴于此,积极思考并着手写作《中国近代词史》,又配合管林《中国
-
全文:词史的专史或教程来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笔者有鉴于此,积极思考并着手写作《中国近代词史》,又配合管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复合体系”在中文系高年级开设“中国近代词史”课程,同时,随着近年来学术界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