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全椒风情 (6)
按年份分组
2016 (3)
1905 (3)
按来源分组
文化交流 (1)
党的建设 (1)
群言 (1)
百年潮 (1)
中医药临床杂志 (1)
安徽林业 (1)
相关搜索词
麻栎栽培十大优点
作者: 丁伯让 汪海洋  来源:安徽林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栎  栽培  栽植面积  二次创业  石质荒山  退耕还林  滁州市  林业 
描述:麻栎,在滁州市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经过消灭荒山、林业二次创业、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栽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年产栎炭2万余t,产值达4000万元。滁州市现仍有石质荒山约20万亩,为了大力发展麻栎,现将栽培麻栎的优点总结如下:
全文:麻栎,在滁州市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经过消灭荒山、林业二次创业、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栽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年产栎炭2万余t,产值达4000万元。滁州市现仍有石质荒山约20万亩,为了大力发展麻栎,现将栽培麻栎的优点总结如下:
李时珍十种著作的考察提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百药煎  脉学  李时珍  著作  万历  奇经八脉考  脉诀  附方  本草纲目  艺文志 
描述:李时珍最有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该书始于嘉靖壬子(1552年,时珍35岁),终于万历戊寅(1578年,时珍61岁),历时27年,参阅古籍800多种,三易其稿而成书。在万历庚寅(1590年,时珍73岁),李时珍第二次去太仓,向王凤洲求序,顺道南京,求胡承龙刻
全文:李时珍最有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该书始于嘉靖壬子(1552年,时珍35岁),终于万历戊寅(1578年,时珍61岁),历时27年,参阅古籍800多种,三易其稿而成书。在万历庚寅(1590年,时珍73岁),李时珍第二次去太仓,向王凤洲求序,顺道南京,求胡承龙刻
东京审判有始无终
作者: 金光群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远东  麦克阿瑟  军事法庭  南京大屠杀  中国法  东京审判  战犯  战争罪犯  法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描述: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胜利已成定局,当年中、美、英、苏主要盟国在多次声明中,宣称为了世人不再遭战祸,必须严惩战争罪犯。1945年11月20日,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捕获的19名纳粹
全文: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胜利已成定局,当年中、美、英、苏主要盟国在多次声明中,宣称为了世人不再遭战祸,必须严惩战争罪犯。1945年11月20日,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捕获的19名纳粹
“礼轻情意重”的异化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祝贺  危机  每月  过去  情意  支出  经济条件  行情  异化 
描述:(二、三十元)就可以了,现在没有十张分,似乎拿不出手。这样,每月只要送一、二次礼,钱袋里就会所剩无几,连
全文:(二、三十元)就可以了,现在没有十张分,似乎拿不出手。这样,每月只要送一、二次礼,钱袋里就会所剩无几,连糊口也产生危机。
高处在哪里
作者: 史中兴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草  富豪排行榜  风光  豪宅  价值观 
描述:人往高处走.这个高处,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高处是大不相同的.住豪宅而小陋屋,戴名表挎名包而小一身布衣,登富豪排行榜而小生存线上挣扎的穷汉,当大官高高在上而小草民不闻民间疾苦,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荣华富贵,也是风光无限. 粗茶淡饭而小终日酒肉,艰苦
全文:,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荣华富贵,也是风光无限. 粗茶淡饭而小终日酒肉,艰苦创业从零起步而小依爹靠娘不劳而获,诚信经营获取正当利润而小非法经营一夜暴富,清廉正直一心为民而小只
参观歌德故居的遐思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国文化  《浮士德》  微型小说学  郭沫若  中西文化交流  法兰克福  故居  夏绿蒂  《赵氏孤儿》 
描述:我趁去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之便,访问了歌德故居。 歌德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歌德故居坐落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为四层楼房,黄墙、白窗、尖顶,大门临街,屋后有一个花木扶疏的庭园,属典型的18世纪法兰克福上层阶级的邸院。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这幢房子里,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177
全文:我趁去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之便,访问了歌德故居。 歌德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歌德故居坐落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为四层楼房,黄墙、白窗、尖顶,大门临街,屋后有一个花木扶疏的庭园,属典型的18世纪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