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柏大师与五台山
-
作者:
戴继诚 来源:法音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紫柏大师 佛教 五台山 万历
-
描述:明万历佛教三大师(憨山德清、云栖祩宏、紫柏真可)中,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弘法护教八年之久,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五台山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但他在万历十年(1582)离开五台山后,再也无缘重回故居,清凉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回忆。云栖祩宏大师在万历四年(1576)曾短暂造访五台山,并与憨山有一
-
全文:明万历佛教三大师(憨山德清、云栖祩宏、紫柏真可)中,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弘法护教八年之久,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五台山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但他在万历十年(1582)离开五台山后,再也
-
前三三与后三三
-
作者:
悟寂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寺 五台山 报恩寺 般若 憨山德清 禅师 景德传灯录 高僧传 文殊 彼岸世界
-
描述:“均提相送出精蓝,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至今谁解话三三。”(《清凉山志》卷八)这首诗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所作。德清(1546—1623),俗姓蔡,父彦高,母洪氏,字澄印,号憨山,南京全椒(今安徽境内)人。德清十二岁上出家于报恩寺,依西林和尚。十九岁上剃发于无极大师。二十八岁春正月抵五台。“至
-
全文:“均提相送出精蓝,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至今谁解话三三。”(《清凉山志》卷八)这首诗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所作。德清(1546—1623),俗姓蔡,父彦高,母洪氏,字澄印,号憨山,南京全椒(今安徽境内)人。德清十二岁上出家于报恩寺,依西林和尚。十九岁上剃发于无极大师。二十八岁春正月抵五台。“至北台,见有憨山;因问其山何在,僧指之,果奇秀,默取为号,诗以志之”(《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五十三)。二十九岁上往游京师西山,三十岁上重返五台,居八年之久。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牢山,后住庐山法云寺。天启三年(1623年),终于曹溪禅堂。春秋七十有
-
密藏道开与《嘉兴藏》
-
作者:
业露华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十七年 嘉兴 生卒年 江西南昌 五台山 明万历 明代 刊刻 憨山德清
-
描述: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的历史资料、留下的也很少。但是,他曾协助其师紫柏真可等人发起刊刻方册大藏,并在这一工作中担任实际的筹备、监
-
全文: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的历史资料、留下的也很少。但是,他曾协助其师紫柏真可等人发起刊刻方册大藏,并在这一工作中担任实际的筹备、监造等负责工作,因此对于佛教史籍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密藏道开是江西南昌人,其生卒年不详。他是明代高僧真可的入室弟子,真可字达观,号紫柏,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另三位是藕益智旭、莲池袜宏、憨山德清)。真可生於1543年(明嘉靖二十二年),卒於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是明世宗、神宗时代人。道开既为其弟子,当与真可为同
-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
作者:
景扶明 景安颂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崂山那罗延窟 大光明藏 修证 憨山德清
-
描述: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基础。
-
全文: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基础。
-
悲情金刚经
-
作者:
刘江波 来源:民间文学(经典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人 山西 经书 大人 知府 僧人 住持 宝贝 金刚经 悲情
-
描述: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
全文: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
悲情金刚经
-
作者:暂无 来源:民间文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净慈寺有这样的宝贝,进香的客人自然不会嫌路远寺偏,纷纷前来,期望能一饱眼福。但寺中住持——
-
全文: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