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戏剧改进的研究(十一
作者: 杨尘因  来源:解放画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戏剧改进的研究(十一
贺绿汀传(十一)
作者: 史中兴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贺绿汀传(十一)
《雷公炮论》成书年代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书年代  唐末  唐本草  宋代  医方  刘宋  黄帝  代时  雷公炮炙论  陶弘景 
描述:《雷公炮论》成书年代的讨论
《神农本草》目录的讨论(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草  入中  白字  益气  《本经》  目录  集注》  《神农本草经》  下品 
描述:三、对照《本》序文三品定义来确定《本》药物三品位置 《本》云:“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但《证类本草》目录白字本药,统计,上品是一百四十一种,多二十一种;中品一百一十三种,少七种;下品一百零五种,少二十种。 为什么会有多有少呢?就是因为三品位置被移动的缘故,使
全文:三、对照《本》序文三品定义来确定《本》药物三品位置 《本》云:“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但《证类本草》目录白字本药,统计,上品是一百四十一种,多二十一种;中品
《本草纲目》标注《本》药物总数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描述:《本草纲目》采集《神农本草》药物总数究竟是多少?名称是什么?现就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本草纲目》(此以合肥张绍棠刻本影印,并非善本)来研究。 《纲目》卷一第350页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说:“《神农本草》三百四十七种,除并入一十八种外,草部一百六十四种,谷部七种,菜部一十三种,果部一十一
全文:说:“《神农本草》三百四十七种,除并入一十八种外,草部一百六十四种,谷部七种,菜部一十三种,果部一十一种,木部四十四种,土部二种,金石部四十
《五十二病方》制剂概况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汤剂  剂型  丸剂  医方  病名  固体制剂  名称  单行本  液体制剂  五十二病方 
描述: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内容,计两种、诊断两种、医方一种。医方中有五十二个病名,所以就用五十二病方作为全书的名称。每个病名下记有若干个方子。全书有283个方子(不包括未拼合的残片)。在这283个方子中,虽未以膏、丹、丸、散等剂型定为名称,但确有散剂
全文: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内容,计两种、诊断两种、医方一种。医方中有五十二个病名,所以就用五十二病方作为全书的名称。每个病名下记有若干个方子。全书有
《五十二病方》药物厚柎、朴、白付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厚朴  神农本草经  山海经  郭璞  子房  白附子  说文解字系传  段玉裁  名医别录 
描述:厚柎《病方》307行:“阑者(火伤),爵蘖米,(捉)取汁而煎,令类胶,即冶厚柎和傅。”《病方》中的厚拊,是什么药呢?《病方》307行注②:“厚柎,应即厚朴,见《神农本草》,但无治火伤的记载
全文:厚柎《病方》307行:“阑者(火伤),爵蘖米,(捉)取汁而煎,令类胶,即冶厚柎和傅。”《病方》中的厚拊,是什么药呢?《病方》307行注②:“厚柎,应即厚朴,见《神农本草》,但无治火伤的记载
关于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21号代表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修改意见  福建省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立法规划  条例  情况报告  人大常委会  议案  会议主席 
描述: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范恒盛等13名代表提出《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议案》(第10号),江兴禄等20名代表提出《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议案》(第2l号),根据省十一届人大
全文: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范恒盛等13名代表提出《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议案》(第10号),江兴禄等20名代表提出《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议案》(第2l号),根据省十一届人大
南宋九
作者: 张汝舟  来源:学风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宋九
清代四川禅林的几位书法名家等
作者: 李豫川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家  清代    书法  四川 
描述:有清一代,四川禅林名僧破山海明、丈雪通醉、熹公竹禅、雪堂含澈等,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为四川书坛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一、破山海明启功先生(1912—2005)在《论书绝句》中评道:“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未见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启功先生还认为,破山的草书“不以顿挫为工,不作媚
全文::“先师励耘老人(即陈垣,1886—1971)每诲功曰:‘学书宜多看和尚书,以其无须应科举,故不受馆阁字体拘束,有疏散气息。且其袍袖宽博,不容腕贴案,每悬笔直下,富提按之力。’功后获阅书法既多,于唐人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