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贝母栽培与灰霉病防治技术
-
作者:
刘浪 汪海洋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灰霉病 皖贝母 防治
-
描述:介绍皖贝母的生长习性、繁育、大田管理等栽培技术和灰霉病防治等技术要点.
-
全文:介绍皖贝母的生长习性、繁育、大田管理等栽培技术和灰霉病防治等技术要点.
-
防治美洲斑潜蝇药剂筛选试验
-
作者:
汪海洋 夏风 刘浪 许自文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试验 防治 药剂防效
-
描述: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ztivae(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自1996年在霍山县菜区发现美洲斑潜蝇为害以来,已成为菜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豆类、瓜类、茄果类及白菜类等多种蔬菜,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此,笔者于1997年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旨在从几种不同防
-
全文:等多种蔬菜,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此,笔者于1997年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旨在从几种不同防治潜叶蝇的农药中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
大功臣防治辣椒蚜虫试验
-
作者:
汪海洋 许自文 刘涌 王云翔 刘浪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功臣 试验 防治 辣椒 蚜虫
-
描述:蚜虫是辣椒生长期间的主要虫害之一,既影响植株的生长,同时又传播病毒,引起辣椒病毒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在防治蚜虫时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致使其抗药性增强,因而往往使用药量愈来愈重,导致蔬菜
-
全文:蚜虫是辣椒生长期间的主要虫害之一,既影响植株的生长,同时又传播病毒,引起辣椒病毒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在防治蚜虫时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致使其抗药性增强,因而往往使用药量愈来愈重,导致蔬菜
-
百合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
作者:
汪海洋 张慧珍 李炳武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炭疽病 症状 百合 疫病 灰霉病 发生规律 防治
-
描述:百合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
全文:
-
大功臣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
-
作者:
汪海洋 衡永志 何进 何刘 许自文 来源:茶业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 农药 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 大功臣杀虫剂
-
描述:大功臣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
-
中药材山茱萸栽培与炭疽病防治技术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炭疽病 防治技术 伞状花序 山茱萸 栽培技术 单叶互生 补益肝肾 山茱萸科 中药材 生长习性
-
描述: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栽培技术1.1特征与生长习性山茱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伞状花序腋生,叶前开花,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2~3月,果期
-
全文: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栽培技术1.1特征与生长习性山茱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单叶互生,叶片
-
霍山县茶假眼小绿叶蝉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
-
作者:
汪海洋 邓余良 刘浪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卵场所 防治技术 小绿叶蝉 茶园杂草 化学防治 生长发育 重发原因 霍山县 温湿度 假眼
-
描述:茶假眼小绿叶蝉1997年在霍山县重发,百叶虫量最高达450头,平均为113头,为15年来最重年份。发生面积达4500公顷,虫口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前期以成虫为主,后期以若虫为主。危害秋茶,祁门储叶种、龙井43、安徽7号等品种受害较重。受害...
-
全文:茶假眼小绿叶蝉1997年在霍山县重发,百叶虫量最高达450头,平均为113头,为15年来最重年份。发生面积达4500公顷,虫口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前期以成虫为主,后期以若虫为主。危害秋茶,祁门储叶种、龙井43、安徽7号等品种受害较重。受害...
-
霍山县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茶业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综合防治 病虫害 无公害
-
描述:概述了当前茶树病虫发生情况以及所应采取的综合防治对策。
-
全文:概述了当前茶树病虫发生情况以及所应采取的综合防治对策。
-
荠菜的栽培技术
-
作者:
汪海洋 许宏富 汪能文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选种 选地 荠菜 播种 病虫害防治
-
描述:荠菜的栽培技术
-
全文:
-
皖贝母鳞茎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药 腐烂病 人工栽培 鳞茎 越夏期 播种后 皖贝母 霍山县 防治 栽培区
-
描述:安徽贝母简称皖贝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原为野生,现已发展为人工栽培。霍山县是皖贝母主要栽培区之一,鳞茎腐烂病发生严重.秋季播种后的9-11月,种鳞茎在土中腐烂,造成缺苗高达40%-60%;次年5-8月越夏期腐烂。致使无法留种,造成毁灭性为害。
-
全文:安徽贝母简称皖贝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原为野生,现已发展为人工栽培。霍山县是皖贝母主要栽培区之一,鳞茎腐烂病发生严重.秋季播种后的9-11月,种鳞茎在土中腐烂,造成缺苗高达40%-60%;次年5-8月越夏期腐烂。致使无法留种,造成毁灭性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