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76-2000 微型小说卷 第86集
作者: 本书委会 江曾培本卷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wen  文学作品  xiao  xue  2000  1976  选集小小说  pin  作品集  zuo  中国  shuo  当代 
描述:本书主要包括:《电线杆子的喜剧》、《凝固的微笑》、《天上有一只鹰》、《小站歌声》、《河边的女子》、《赛跑与摔跤》、《扯皮处的解散》、《常胜的歌手》、《手》、《讲演术》、《枪口》、《在远离北京的地方》、《一位女医生之死》等内容。
全文:本书主要包括:《电线杆子的喜剧》、《凝固的微笑》、《天上有一只鹰》、《小站歌声》、《河边的女子》、《赛跑与摔跤》、《扯皮处的解散》、《常胜的歌手》、《手》、《讲演术》、《枪口》、《在远离北京的地方》、《一位女医生之死》等内容。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53 1949-1976 第3集 长篇小说 卷1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作品集  现代文学  中国  小说集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红旗谱》、《青春之歌》。
全文:本书内容包括:《红旗谱》、《青春之歌》。
[0图]曹溪 禅研究 2
作者: 释传正总 释妙峰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禅宗 
描述: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论文专集:本文集收录了《论六祖革命》、《一行三昧与慧能禅法》、《虚云大师的最后十年》等四十余篇佛学文章。
全文: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论文专集:本文集收录了《论六祖革命》、《一行三昧与慧能禅法》、《虚云大师的最后十年》等四十余篇佛学文章。
[0图]世态百相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年代  杂文  中国  现代 
描述:本书关注民生,切中时弊,讲求真实,从中可见一个文化人的社会责任和正义意识。本书沿袭了江曾培杂文的基本特点,即“真人、真事、真说”,对于“政坛、商场、学界、民间”的种种积弊恶习,一概予以揭露和剖析。
全文:本书关注民生,切中时弊,讲求真实,从中可见一个文化人的社会责任和正义意识。本书沿袭了江曾培杂文的基本特点,即“真人、真事、真说”,对于“政坛、商场、学界、民间”的种种积弊恶习,一概予以揭露和剖析。
[0图]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为已故贵州大学教授张汝舟先生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论文的结集。张汝舟先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强调将纸上材料(文献记录)、地下材料(出土文物)、天上材料(实际天象)对证,做到三证合一,清理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资料,在不少方面较前人取得了更可靠的结论。
全文:本书为已故贵州大学教授张汝舟先生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论文的结集。张汝舟先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强调将纸上材料(文献记录)、地下材料(出土文物)、天上材料(实际天象)对证,做到三证合一,清理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资料,在不少方面较前人取得了更可靠的结论。
[0图]禅与书法
作者: 李光华  来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主要从三大方面对“禅与书法研究”这一选题作出观照:首先是禅与历代书法创作的交涉与会通,即通过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禅书法作品的分析,探讨禅意或禅学精神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其次是禅与历代书论的融通,即通过对历代富有代表性的禅意书论的研究,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禅意书论的理论特征。最后是禅与书法融通的理论研究
全文:本书主要从三大方面对“禅与书法研究”这一选题作出观照:首先是禅与历代书法创作的交涉与会通,即通过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禅书法作品的分析,探讨禅意或禅学精神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其次是禅与历代书论的融通,即通过对历代富有代表性的禅意书论的研究,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禅意书论的理论特征。最后是禅与书法融通的理论研究,即透过对禅与书法融通的典型理论范畴的比较分析,指出禅与书法在理论层面上的异同。
[0图]佛教四书学
作者: 韩焕忠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研究 
描述:所谓佛教四书学,是指高僧大德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作的佛学解读。本书是在收集了佛教经籍和文集中的有关资料并加校勘、句读,使之成为可利用的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构想和设定了佛教四书学的研究框架和发展脉络。本书通过对资料的细致梳理和史论结合的深入分析,既简明扼要又相当系统地展示了佛教四书
全文:所谓佛教四书学,是指高僧大德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作的佛学解读。本书是在收集了佛教经籍和文集中的有关资料并加校勘、句读,使之成为可利用的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构想和设定了佛教四书学的研究框架和发展脉络。本书通过对资料的细致梳理和史论结合的深入分析,既简明扼要又相当系统地展示了佛教四书学从汉末至唐代的酝酿、宋代的兴起和明末及近代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而且由于作者将该历史过程本质地理解为儒佛之间自发地开展的“经典互读、宗教对话、文化适应和思想融合”的思想文化发展过程,故本书不只是给出了佛教四书学之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学术内容,还较为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儒佛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传……
上页 1 2 3 ... 9 10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