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62 1949-1976 第12集 报告文学 卷1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作品集 现代文学 中国 当代
-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给上海人的一封信;海上风暴;综丝事件;我从上甘岭来;大海之歌;英雄的业绩;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
-
全文:本书内容包括:给上海人的一封信;海上风暴;综丝事件;我从上甘岭来;大海之歌;英雄的业绩;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
-
[0图]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含量。写人叙事,常能以小见大,时代感较强,给在人美感享受之余,引发读者诸多思索。杂文则以求的是紧扣现实,
-
全文:含量。写人叙事,常能以小见大,时代感较强,给在人美感享受之余,引发读者诸多思索。杂文则以求的是紧扣现实,有的放矢,崇尚美好,抨击丑恶。注意形象说理,饱含感情,亲切可读,摒弃隔靴搔痒,干巴巴说教。各具自己的特色。
-
[0图]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
作者:
中国名人研究院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名录 地点 年代 艺术家 中国 现代
-
描述:英文题名:The famous fig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s circles in China:书脊及版权页主编题:异天,戈德:收入1949年10月1日后去世与现尚健在的中国艺术界知名人士11054人,包括:生卒年、籍贯或出生地、主要经历、主要艺术成就等内容。
-
全文:英文题名:The famous fig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s circles in China:书脊及版权页主编题:异天,戈德:收入1949年10月1日后去世与现尚健在的中国艺术界知名人士11054人,包括:生卒年、籍贯或出生地、主要经历、主要艺术成就等内容。
-
[0图]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
作者:
中国名人研究院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名录 地点 年代 艺术家 中国 现代
-
描述:英文题名:The famous fig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s circles in China:书脊及版权页主编题:异天,戈德:收入1949年10月1日后去世与现尚健在的中国艺术界知名人士11054人,包括:生卒年、籍贯或出生地、主要经历、主要艺术成就等内容。
-
全文:英文题名:The famous fig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s circles in China:书脊及版权页主编题:异天,戈德:收入1949年10月1日后去世与现尚健在的中国艺术界知名人士11054人,包括:生卒年、籍贯或出生地、主要经历、主要艺术成就等内容。
-
[0图]话说官场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杂文 中国 当代
-
描述:旧时的官场无疑是充满魅力和魔力的地方。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趋之若鹜,因为当官能发号施令,当官能一呼百应,当官能光宗耀祖,当官能财源滚滚。为了谋得一官,可以费尽心机、厚颜无耻。为了加官进爵,可以不择手段、厚黑用尽。 本书的作者就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做了特写和展示。
-
全文:旧时的官场无疑是充满魅力和魔力的地方。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趋之若鹜,因为当官能发号施令,当官能一呼百应,当官能光宗耀祖,当官能财源滚滚。为了谋得一官,可以费尽心机、厚颜无耻。为了加官进爵,可以不择手段、厚黑用尽。 本书的作者就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做了特写和展示。
-
[0图]《本草拾遗》辑释
-
作者:
唐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
-
全文: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根据《证类本草》、《医心方》诸书中所辑的本书资料,加以归类排比,编辑恢复此书旧貌。书中对
-
[0图]相遇历史-老报人访谈录
-
作者:
李清川 来源:上海:文汇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访谈录 中国 新闻工作者 现代
-
描述:随着胡正之、张季鸾、史量才、戈公振、范长江、徐铸成等一代新闻大家花果飘落,马达、束纫秋、冯英子、张之江、郑重等一代职业报人渐行渐远,张启承、丁法章、石俊升、金福安等一代报业掌门人温婉转身,中国报业发展历经的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旧政权交替间、改革开放三十年等重要断代的波澜壮阔,都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过往。在
-
全文:的精神富足,是否也能与今天的我们同行?当今天的我们有幸侧身于后未人的“先生”之列时,是否也会有“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的一份眷恋?
-
[0图]杨尘因日记 1919年1月1日-10月31日
-
作者:
杨尘因撰 来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61 日记 1889 杨尘因
-
描述: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资料,也是考察“五四”时期非激进派文人参与社会运动的方式以及运动在上海发展演变的重要史料。同时,日记涉
-
全文: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