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
作者: 王东原订  来源:湖南全省保安司令部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民国  文集  地点  年代  中国  军事 
描述:简述治军、作战的方法。
全文:简述治军、作战的方法。
[0图]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 校长篇
作者: 顾明远  来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校长 
描述:本书依“生不入志”、“生不立传”的通例,收录了张百熙、张亨嘉、陈宝泉等18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和董事梁启超的小传。在学校任职时间先后排序。
全文:本书依“生不入志”、“生不立传”的通例,收录了张百熙、张亨嘉、陈宝泉等18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和董事梁启超的小传。在学校任职时间先后排序。
[0图]简明广东史
作者: 蒋祖缘 方志钦  来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方史 
描述:本书介绍了从原始社会至1950年广东的历史,内容包括绪论、从“马坝人”到氏族公社解体、不发达的奴隶与岭南古越族、秦至南朝广东郡县的推广和封建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隋唐五代粤北粤西的开发和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全文:本书介绍了从原始社会至1950年广东的历史,内容包括绪论、从“马坝人”到氏族公社解体、不发达的奴隶与岭南古越族、秦至南朝广东郡县的推广和封建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隋唐五代粤北粤西的开发和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0图]简明广东史
作者: 蒋祖缘 方志钦  来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广东  地方史 
描述:本书是全面叙述广东历史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不发达的奴隶与岭南古越族、秦至南朝广东郡县的推广和封建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宋元广东封建统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等。
全文:本书是全面叙述广东历史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不发达的奴隶与岭南古越族、秦至南朝广东郡县的推广和封建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宋元广东封建统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等。
[0图]名人讲演选集
作者: 中央训练团兵役干部训练班  来源:中央训练团兵役干部训练班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地点  年代  中国  建军方针 
描述:收关于党务、行政、军事、兵役等方面的讲演18篇,有《军事管理》(王东原)、《国防建设的要素》(杨杰)、《对第三、四届参谋军事教育会议训词》(白崇禧)等。
全文:收关于党务、行政、军事、兵役等方面的讲演18篇,有《军事管理》(王东原)、《国防建设的要素》(杨杰)、《对第三、四届参谋军事教育会议训词》(白崇禧)等。
[0图]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作者: 江灿腾  来源:新文丰出版公司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佛教史  地点  年代  明代  中国  研究 
描述: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0图]憨山德清与晚明士林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546  1623  人物研究  明代  中国  憨山德清  知识分子  研究 
描述:本书以晚明社会、政治、文化为大背景,力图展示晚明佛教四大之一的憨山德清在当时佛教和社会文化各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究憨山德清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晚明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文化意义。
全文:本书以晚明社会、政治、文化为大背景,力图展示晚明佛教四大之一的憨山德清在当时佛教和社会文化各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究憨山德清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晚明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文化意义。
[0图]明月藏鹭 千首禅诗品析 1
作者: 冯学成  来源: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宗教文学  古典诗歌  诗歌评论 
描述: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等。
全文: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等。
[0图]农林部河北垦业农场之过去现在与将来
作者: 常宗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地点  农场  年代  河北 
描述:此书与“抗战期间后方一个农场建设之回忆”(附录农林部湖北省政府合办金水农场宣言)一书合订出版。后者系介绍昆明坡农场情况,共13页,有摄影。
全文:此书与“抗战期间后方一个农场建设之回忆”(附录农林部湖北省政府合办金水农场宣言)一书合订出版。后者系介绍昆明坡农场情况,共13页,有摄影。
[0图]吴氏本草经
作者: 尚志钧辑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
全文: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