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评的信、创、亲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参加一个会,座谈文学批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时下要改变那种“书评不如影评,影评不如球评,球评不如股评”的现状,加强文学评论。这不仅由于文学要和批评一同前进,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批评的推动,而且也需要通过批评,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不过,谁来“加强”呢?希望社会各
-
全文:日前参加一个会,座谈文学批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时下要改变那种“书评不如影评,影评不如球评,球评不如股评”的现状,加强文学评论。这不仅由于文学要和批评一同前进,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批评的推动,而且也需要通过批评,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不过,谁来“加强”呢?希望社会各
-
这顶博士帽追回得好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现代教育报(校长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于发现两年前的一篇论文存在剽窃行为,南开大学日前撤销了一个已经授予的博士学位,这名目前已在一所高校任教的学生必须归还学位证书。这顶博士帽追回得好!论文抄袭,学术腐败,此类丑事近年在学界续有发生。虽然有些最后受到了处理,但往往拖了很长时间。南开大学追回这顶博士帽之举,源于收到一封举报信,随即进行认真
-
全文:由于发现两年前的一篇论文存在剽窃行为,南开大学日前撤销了一个已经授予的博士学位,这名目前已在一所高校任教的学生必须归还学位证书。这顶博士帽追回得好!论文抄袭,学术腐败,此类丑事近年在学界续有发生。虽然有些最后受到了处理,但往往拖了很长时间。南开大学追回这顶博士帽之举,源于收到一封举报信,随即进行认真
-
“招富济贫”不可行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前不久,基于“实现教育公平”,有人提出了一个“招富济贫”的建议。所谓“招富”,就是说名牌大学对富人子女的入学,差一点分也可以收,只要富人出高额费用即可。收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这就是所谓“济贫”。教育公平能这样实现吗?否!它只会使教育公平再添新痛。在青少年的入学上,最大的教育公平
-
全文:■江曾培前不久,基于“实现教育公平”,有人提出了一个“招富济贫”的建议。所谓“招富”,就是说名牌大学对富人子女的入学,差一点分也可以收,只要富人出高额费用即可。收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这就是所谓“济贫”。教育公平能这样实现吗?否!它只会使教育公平再添新痛。在青少年的入学上,最大的教育公平
-
重视读书的“无用之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阅读要提升质量,首先要“读好书”,多读经典名著,多读精品佳作。阅读切忌随大流,盲目跟着炒作走,要静心,要有选择。同时,不能急功近利,要重视“无用之用”,多读些看来虽无用,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书。阅读要提升质量,还要发扬苦学精神。有副著名的劝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表明读书是需要
-
全文:阅读要提升质量,首先要“读好书”,多读经典名著,多读精品佳作。阅读切忌随大流,盲目跟着炒作走,要静心,要有选择。同时,不能急功近利,要重视“无用之用”,多读些看来虽无用,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书。阅读要提升质量,还要发扬苦学精神。有副著名的劝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表明读书是需要
-
向暴戾之气说“不”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学生关凯元,指出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七律“格律不对”,没想到孔大爆粗口,斥关为“狗汉奸”。关为维护自身权益告上法庭,北京市海淀法院一审判决:孔庆东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元,给付公证费1000元。这种粗暴的乖戾之气,违背公民的道德修养,有悖学者的文化素养,戕害社会的公序良俗,践踏国家的文明建
-
全文:大学生关凯元,指出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七律“格律不对”,没想到孔大爆粗口,斥关为“狗汉奸”。关为维护自身权益告上法庭,北京市海淀法院一审判决:孔庆东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元,给付公证费1000元。这种粗暴的乖戾之气,违背公民的道德修养,有悖学者的文化素养,戕害社会的公序良俗,践踏国家的文明建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作家张炜写了一篇“寻获安静”的文章。他觉得现在到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吵”字把人住,根本没法让人安静下来。拿大学校园来说,本来是宁静的,如今则与喧闹的市井大街没有多大区别。张炜说,“记忆中的大学校园已经失去,它们被淹没在市场和人潮里”。“夫学须静也。”这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的教导。静心
-
全文:江曾培作家张炜写了一篇“寻获安静”的文章。他觉得现在到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吵”字把人住,根本没法让人安静下来。拿大学校园来说,本来是宁静的,如今则与喧闹的市井大街没有多大区别。张炜说,“记忆中的大学校园已经失去,它们被淹没在市场和人潮里”。“夫学须静也。”这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的教导。静心
-
无用而大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一味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读书学习,要
-
全文:近日,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一味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读书学习,要
-
也说洁而精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上海南昌路上有座科学会堂,它的贴邻有家饭馆,叫洁而精,烧的是四川菜,以“洁而精”为特色,颇受顾客欢迎。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陈毅市长也光顾过。1962年2月,当时文汇报总编辑陈虞孙,引用这家饭店的名号,写了一篇杂文,题目就叫“洁而精”。陈虞孙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因为来科学会堂进行学术文化活动
-
全文:■江曾培上海南昌路上有座科学会堂,它的贴邻有家饭馆,叫洁而精,烧的是四川菜,以“洁而精”为特色,颇受顾客欢迎。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陈毅市长也光顾过。1962年2月,当时文汇报总编辑陈虞孙,引用这家饭店的名号,写了一篇杂文,题目就叫“洁而精”。陈虞孙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因为来科学会堂进行学术文化活动
-
百卷才具足风流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被称为出版界“世纪工程”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其第五辑于近日出版,至此,这套五辑共100卷的文学大书已全部出齐,成为向共和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我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大系》的编辑工作,先后接触了一些前辈主编,深为他们的文学的热忱与执著精神所感动。当时,在改革开放气氛的推动下,上
-
全文:■江曾培被称为出版界“世纪工程”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其第五辑于近日出版,至此,这套五辑共100卷的文学大书已全部出齐,成为向共和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我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大系》的编辑工作,先后接触了一些前辈主编,深为他们的文学的热忱与执著精神所感动。当时,在改革开放气氛的推动下,上
-
走下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已经过时了,不再响亮了●基层、西部,如大旱之望云霓一样渴望人才,大学生到那里去,条件虽然艰苦些,但最能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最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意见》规定的“来去自由”的政策,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化精神,
-
全文:●“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已经过时了,不再响亮了●基层、西部,如大旱之望云霓一样渴望人才,大学生到那里去,条件虽然艰苦些,但最能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最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意见》规定的“来去自由”的政策,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