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文字多点敬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稿 差错 自然源 语言文字使用 作者 汉语大词典 啄木鸟 编辑工作 文明 错别字
-
描述: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辑工作有一个"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的书报杂志却是错别字连篇,几乎到了"无错不成书(报、杂志)"的境地,这自然源于作者的疏失,但编辑也不能
-
全文: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辑工作有一个"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
-
努力把《小说界》办成“小说百花园”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期刊 微型小说 出版社 文学作品 作者 通俗文学 社会主义 存在主义 中篇小说 当代小说
-
描述:《小说界》创办于1981年5月。当时,我国文坛在一扫“四人帮”的阴霾毒雾以后,正日益走向兴旺。中篇小说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为了适应和推进这一形势,各地纷纷创办大型文学期刊。这类大型期刊,在“文化大革命”前只有《收获》一家,三中全会后的二、三年间,一下发展到二十多家。其中除文联主办几家外,大多是出版
-
全文:《小说界》创办于1981年5月。当时,我国文坛在一扫“四人帮”的阴霾毒雾以后,正日益走向兴旺。中篇小说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为了适应和推进这一形势,各地纷纷创办大型文学期刊。这类大型期刊,在“文化大革命”前只有《收获》一家,三中全会后的二、三年间,一下发展到二十多家。其中除文联主办几家外,大多是出版社办的。象人民文学出版社办了《当代》,北京出版社办了《十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办了《花城》,江苏人民出版社办了《钟山》……这是一件新鲜事,因为,出版社在“文革”前很少办刊物,特别是办这种大型刊物。现在办了,这些出
-
沉潜在思辨海洋中的王元化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图书 作者 学术研究 王元化 著作 学术精神 随笔 黑格尔 季羡林
-
描述:1995年深秋,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评委集中在北京一家宾馆,对各地推选的优秀图书进行评选。1993、1994两年,全国共出新书12万余种,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控制,报送上来的图书仍有近千种。评委会按图书类别,组成
-
全文:1995年深秋,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评委集中在北京一家宾馆,对各地推选的优秀图书进行评选。1993、1994两年,全国共出新书12万余种,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控制,报送上来的图书仍有近千种。评委会按图书类别,组成
-
百期感言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新时期 作者 编辑含量 艺术世界 稿件 菜单 墨香 新生儿 小说
-
描述:有家出版社策划编一本题为“不亦快哉”的集子,嘱我写篇文字,我以“快哉十记”交差,其中第一“记”为:议方针,约作者,选稿件,“拼菜单”,为创办新刊物焚膏继晷,呕心沥血,忙得不亦乐乎。终于盼得散发油墨香的“宁馨儿”的诞生,喜不自胜,反复摩玩,犹如抚弄自己的新生儿,即使是“癞痢头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好”,不
-
全文:有家出版社策划编一本题为“不亦快哉”的集子,嘱我写篇文字,我以“快哉十记”交差,其中第一“记”为:议方针,约作者,选稿件,“拼菜单”,为创办新刊物焚膏继晷,呕心沥血,忙得不亦乐乎。终于盼得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