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二病方》“(虫危)、蛇、全虫蜕”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献 山海经 说文 考释 大戴礼记 全虫 蝮蛇 蛇蜕 五十二病方 名医别录
-
描述:一、(虫危) 《病方》86行:“蛭食(蚀)人胻股,?(?)(虫危),傅之。”方中的“(虫危)”有两种解释。有的文献释为蟹,有的文献释为兽。1.释为蟹《说文》:“(虫危),蟹也”。又云:“蟹有二螯八足,旁行,非蛇鱓之穴无所庇”。《大戴礼记劝学篇》:“蟹,二螯八足,非虵?之穴,无所寄也”。
-
全文:一、(虫危) 《病方》86行:“蛭食(蚀)人胻股,?(?)(虫危),傅之。”方中的“(虫危)”有两种解释。有的文献释为蟹,有的文献释为兽。1.释为蟹《说文》:“(虫危),蟹也”。又云:“蟹有二螯八足,旁行,非蛇鱓之穴无所庇”。《大戴礼记劝学篇》:“蟹,二螯八足,非虵?之穴,无所寄也”。
-
《五十二病方》百草末、屋荣蔡、禾、陈稿、荆箕药物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说文 腋臭 止血 陈藏器 药物 金创 百草霜 人发 五十二病方
-
描述:百草末《病方》8行:诸伤,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饮之。陈藏器云:“百草灰,主腋臭及金创,五月五日采露取之一百种,阴干,烧作灰,以井华水为团,重烧令白,以酽醋和为饼,腋下挟之,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
-
全文:百草末《病方》8行:诸伤,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饮之。陈藏器云:“百草灰,主腋臭及金创,五月五日采露取之一百种,阴干,烧作灰,以井华水为团,重烧令白,以酽醋和为饼,腋下挟之,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刮傅疮上。”《本草图经》:“灶额上墨名百草霜,并主消化
-
《五十二病方》“攻口、(木虖)、产齐赤”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傅 千金方 说文 第三方 考释 本草拾遗 小儿 开宝本草 药名 五十二病方
-
描述:《五十二病方》第196——207页列有现存药名表。在表的末尾有14种待考药名。其中有“攻口”、“?”、“产齐赤”。笔者试释如下。一、攻口攻口疑即《病方》治痂方中的攻脂。《病方》107页治痂第三方:“冶仆累,以攻(釭)脂饍而傅。傅,炙之。三、四傅。”此方中有攻(釭)脂。
-
全文:《五十二病方》第196——207页列有现存药名表。在表的末尾有14种待考药名。其中有“攻口”、“?”、“产齐赤”。笔者试释如下。一、攻口攻口疑即《病方》治痂方中的攻脂。《病方》107页治痂第三方:“冶仆累,以攻(釭)脂饍而傅。傅,炙之。三、四傅。”此方中有攻(釭)脂。
-
《五十二病方》药物瓣、由、垱和量簧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左传 说文 颜色 日华子本草 白瓜子 冬瓜 段玉裁 五十二病方 名医别录
-
描述:瓣《病方》320行;去故般(瘢),善削瓜壮者,而其瓣材其瓜。其口如两指,以靡(磨)般(瘢)令□□之,以□□傅之。《说文》:“瓣,瓜中实也。”段玉裁注:“瓜中之实曰瓣。实中可食者,当曰人。如桃杏之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采瓜犀,以为面脂,即瓣也。”《本草经》曰:“白瓜子,味甘,平。主令人悦泽,
-
全文:瓣《病方》320行;去故般(瘢),善削瓜壮者,而其瓣材其瓜。其口如两指,以靡(磨)般(瘢)令□□之,以□□傅之。《说文》:“瓣,瓜中实也。”段玉裁注:“瓜中之实曰瓣。实中可食者,当曰人。如桃杏之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采瓜犀,以为面脂,即瓣也。”《本草经》曰:“白瓜子,味甘,平。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一名水芝。”《名医别录》:“白瓜子,主除烦满不乐。”《日华子本草》:“冬瓜,冷,无毒。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疿子甚良。”《隐居效方》:“治(皮包)疮方,用瓜瓣、茯苓等为
-
《五十二病方》药物丹、水银、青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说文 皮肤病 司马相如 巴郡 子虚赋 男子 段玉裁 五十二病方 水银
-
描述:丹《病方》318行:“般(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傅之。”454行:“(?),治以丹……”。《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云:“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赋》:‘丹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
-
全文:丹《病方》318行:“般(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傅之。”454行:“(?),治以丹……”。《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云:“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赋》:‘丹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注云:“丹,丹砂”。按丹,《病方》有时亦称丹沙。如《病方》130行:“白毋奏(腠),取丹沙与(?)鱼血,若以鸡血,皆可。”《本草经》谓丹沙能化为汞。汞的古字为澒。
-
《五十二病方》药物灶末灰、灶黄土、罋■处土、■土、井中泥、冻土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千金方 后方 本草经 说文 黄土 本草拾遗 陶弘景 冻土 伏龙肝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灶末灰《病方》57行:“狂犬啮人者,取灶末灰三指撮口口水中,以饮病者。”《病方》58行注④释“灶末灰”为“伏龙肝”。笔者认为“灶末灰”即是本草的“灶中热灰”,它不是“伏龙肝”。“伏龙肝”乃是灶中的黄土。《本草拾遗》云:“灶中热灰,和醋,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肘后方》卷七:“凡犬咬人
-
全文:1.灶末灰《病方》57行:“狂犬啮人者,取灶末灰三指撮口口水中,以饮病者。”《病方》58行注④释“灶末灰”为“伏龙肝”。笔者认为“灶末灰”即是本草的“灶中热灰”,它不是“伏龙肝”。“伏龙肝”乃是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