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椒风情
名人名家
全椒非遗
地方名人
精品欣赏
全椒特色文化
全椒县图书馆
全椒老城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3)
按栏目分组
全椒风情
(23)
按年份分组
1905
(23)
按来源分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6)
江苏中医药杂志
(2)
中药材
(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
中国中药杂志
(2)
中成药杂志
(2)
皖南医学院学报
(2)
江苏中医杂志
(1)
中华中医药杂志
(1)
黑龙江中医药
(1)
江苏医药杂志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首页
>
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雷公炮灸论》成书年代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
中成药杂志
年份:
19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书年代
唐末
唐本草
宋代
医方
刘宋
黄帝
代时
雷公炮炙论
陶弘景
描述:
《雷公炮灸论》成书年代的讨论
“十剂”之说提出者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
中成药杂志
年份:
19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剂分类
徐之才
宋代
伤寒明理论
注解伤寒论
本草衍义
十剂
文字
陶弘景
开宝本草
描述:
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温等十剂。它是方剂分类法的一种。宋代掌禹锡《嘉祐本草、序例》云:“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则《嘉祐本草》称“十剂”为“十种”,未讲是谁提出的。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一序例上云:“陶隐居云:‘药有宣、通、补、泄、轻
全文:
寒,附子、桂之属是也。今特补此二种,以尽厥旨。照寇氏的说法。十剂是陶隐居(即
陶弘景
)提出的。而寇氏并补充了寒、热二种。后来王好古作《汤液本草》时,在十剂之末,转录了寇氏的话。宋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曾多次弓用十剂作为注解的依据。
上页
1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