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
-
作者:
赵宁志 陈邦元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理用药 管理 抗菌药物
-
描述: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造成了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致使一些有效的抗菌药物不断减效甚至失效,不仅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且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一直是医院关注的重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医护质量
-
全文:经济负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一直是医院关注的重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医护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据对26家大医院调查,结果发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的不到50%,现目前国内医院不合理用药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防止因不合理应用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
西门塔尔牛肌内和皮下脂肪miRNA表达谱及miR-27b靶基因分析
-
作者:
汪海洋 郑月 李惠侠 韩兆玉 王根林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肌内脂肪 信号通路 差异miRNA 靶基因
-
描述:【目的】通过分析西门塔尔牛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差异表达miRNA,及对重要的候选miRNA-27b进行靶基因预测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miRNA在动物肌内脂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miRNA微阵列芯片技术对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miRNA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筛选差异表达mi
-
全文:生物信息学计算方法预测目标miR-27b(对肌内脂肪沉积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注释描述、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结果】miRNA芯片分析发现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共有88个差异
-
车让人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杂文选刊·下旬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人数 美国 郊区 车祸 自我中心 个人利益 红绿灯 文明素质 十字路口 个人本位
-
描述:在美国住过一段日子的人,回国谈异邦观感,大都会说到这样的经历:步行过马路十字路口,不是人让车,而是车让人。你还没走到路口,车就等在那里了,你迟疑不前,驾车人从窗口伸出手,示意让你先走。 这多是发生在没有设置红绿灯的乡野、郊区,对减少车祸自然大有好处。查资料得知,我国每年车祸死亡人数十万,世界第一。汽
-
全文:发现车子不见了,不是被窃,是停车超时被拖车拖走了。找到警察局,车子返还,一张罚单递过来:超时停车罚款八十美元,拖车费四十美元,合计一百二十美元。你如果不接受,可以上诉。你受得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乖乖受罚。
-
接骨七厘片、辛伐他汀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
作者:
张勇妹 丁妍 郭贵宾 陈邦元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辛伐他汀 接骨七厘片 骨折愈合
-
描述:目的 探讨接骨七厘片和辛伐他汀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并分析联合应用接骨七厘片和辛伐他汀与单独应用接骨七厘片或辛伐他汀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差异.方法 用蒸馏水将接骨七厘片和辛伐他汀片分别溶解,配成一定浓度的溶解液.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将双侧尺桡骨中1/3段徒手折断,造成闭合性完全性骨折,不给予外固定.
-
全文:的溶解液.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将双侧尺桡骨中1/3段徒手折断,造成闭合性完全性骨折,不给予外固定.术后接骨七厘片组给予接骨七厘片溶液,1次/d,连续28 d;辛伐他汀片组给予辛伐他汀溶液,1次/d
-
什么“来钱最快也最安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安全 上钩 副书记 中央 官场 反腐败斗争 官员 诈骗犯 贪官
-
描述:一个诈骗犯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做什么“来钱最快也最安全”?面对提问题的骗子,许多人会联想到答案可能就是“骗”。不错,骗钱,不要多少本钱,不用花多少力气,一旦骗局得手,就会很快“来钱”。不过,这只猜对了一半。诈骗钱财虽然“来钱最快”,但骗术一旦被揭穿,被骗者就会抓着不放,骗者不但要吐出被吞下的钱,
-
全文:骗一种人才可以做到,那就是骗贪官。因为,贪官的钱是贪来的,即使发现被骗了,也只好“哑巴吃黄连”,不敢伸张。所以,完整的答案是:“骗贪官的,来钱最快也最安全。”这是这个骗子的实践总结。此骗子名叫张臣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警察处置。尽管事后证实三条消息无一例外均是“查无实据”,但这种消息的不断增加无疑加重了上海市民的恐慌。 事态还在进一步发展。6月11日,《新闻报》又报道说,有一日本人乔装携带酱桶木箱,经搜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