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证悟与转化:试论憨山大师之修行历程与自我转化
作者: 曾琼瑶  来源: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憨山  禅修  悟境  转化  证悟 
描述:整个佛陀圆满教育的目标,在於让每位有情众生,都能够内证自身本具的完美潜能,透过圆满了悟心与现象的究竟本质,生命能从所有的认知与情绪的束缚中解脱,从而根本上断除「无明」,不再落入轮回负面机制的翻转。因此,在生命圆满实现的道路上,能够看到前人如何以其自身生命实现这样的理想,能令我们看见典范的力量。憨山德
全文:、证悟经验之描述,以及关於证悟後所带来之身心、情感、面对世间、摄众生等方面的转化。透过聚焦於此之探索,使吾人能略窥憨山大师为我们展示修行所带来的效能,以及它如何在我们的现实人生中产生裨益与作用。
旧派小说之六:历史小说
作者: 陈幼华  来源:现代出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真  新华春梦记  民间语言  出版发行  秋至  复辟帝制  东图  杨尘因 
描述:1916年,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讨伐声中忧惧而死,袁氏窃国一时成为畅销书的热门题材,很多通俗作家把它演绎成小说。这些书以真实作号召,又契合当时的政治热点,大多成为畅销书。1916年12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杨尘因著《新华春梦记》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部。该书以1915年秋至1916年春袁世凯复辟帝制这
全文:来进行的,从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画卷之中。该书语言通俗,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但又尽力使之规范,使各地读者都能读懂,这也是该书畅销的原因之一。该书共70余万字,1916年春袁世凯死时作者才开始
唱什么样的“重头戏”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报社  东方网  书展  退稿  报纸 
描述:此稿写于2007年8月15日上海书展开幕当天,在东方网上刊出。随后,发给一家报社,被婉拒。改寄另一家报纸,也因"书展不便批评"而退稿。其时,媒体对书展是一片赞扬声,难于容纳"批评",哪怕是小小的批评。实际上,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改进意见,非但不与赞扬相悖,正是另一形式的赞扬肯定。然而",忠言逆
全文:。实际上,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改进意见,非但不与赞扬相悖,正是另一形式的赞扬肯定。然而",忠言逆耳",听来总不那么顺心,只能让这些"批评"靠边站了。鉴于此稿提出的娱乐倾向,正依赖电视的强势
看电视不宜成“迷”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电视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吞食着人们的时间。尤以儿童为甚。据美国的一项统计,一般幼儿园的儿童总共看过5000小时以上的电视。这意味着,他们在电视上消耗的时间已超过获得大学学士所需的时间。青少年也然。据对西安市中学生业余活动的调查,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仅25%左右,而经常收看电视的则高达95%以上。电视作为
全文:西安市中学生业余活动的调查,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仅25%左右,而经常收看电视的则高达95%以上。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宣传教育、信息播送、消造娱乐等多项功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既是
[1图]襄河水利风景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3公里长的观景长廊、曲径通幽的河滨公园、极富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亭台楼阁,让人有置身江南水乡的风韵。 改造后的襄河,沿线景观、绿化、亮、道路等都得到了丰富和提升,已经是一个集防洪排涝、自然景观、人文
弹奏好上海出版的音符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前一段日子,上海出版界开展了关于“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的研讨。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的发源地,它是伴随着近代上海的崛起而形成的。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公元7世纪,宋朝毕 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中国出版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当时的上海刚刚成镇,出版方面少有什么有影响的纪录。直到上一个世纪之交,上海发育成中
全文:,约为15%,上海仍然是中国出版的一个重镇。1981年后,各地方出版社的办社方针,由原来的“地方化、群众、通俗化”改变为面向全国”,大大促进了全国出版业的发展,上海出版业在全国的比重也就相应再度下降,但上海在出版结构和图书质量方...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全文:停止对木刻艺术本土的探索。20世纪40年代中期,王琦曾发出由衷的感慨:“新兴木刻既然是由外国输入,木刻又是绘画的—种,所以它倒和洋画结下不解之缘,同时,首先去接受它的又不是中国画家,而是一些青年洋
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自然环境  城市融入  古村落  乡愁  余光中  传统村落  人文传统  文化价值  城镇化率 
描述: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乡愁"一词火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的用语,余光中的诗,董桥的书,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着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与相思,也表达着远离故土的游子的忧伤与愁情,所谓
全文:"。如今,这一诗化的语言,为政府的文件所引用,体现了政府在推进城镇中,充分对人文传统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人们精神情感生活的尊重。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全文:,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上海各大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类消息。种莫名的恐怖开始升腾,并逐渐笼罩着这座中国最现代的城市
歌哭于斯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全文:一筒焦炭了。 二、他是我远祖的现 不知怎么进的长沙。进了长沙亦不知东南西北。城市失去了个性,千篇一律玻璃幕墙高架路,我在金色光窟中晕了头。到了一个交叉路口,凭我的感觉该右,但卫星
上页 1 2 3 ... 6 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