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史要有现实关怀的自觉:《清史明鉴录》读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历史领域 和珅 现实关怀 吴士余 清史纪事本末 书集 治史 小说美学 紫金城
-
描述: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
-
全文: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
-
治史要有现实关怀的自觉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
-
全文: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
-
关于写“真人真事”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共产主义风格 艺术典型 现实生活 文学创作 典型人物 先进人物 真人真事 艺术特征 作品
-
描述:有些人把写真人真事看作是文学创作中一种“低级的”或不值得去写的东西,说什么真人真事束转了作家的创造性,妨碍了“艺术特征”的发挥,又说生活里“没有一个现成的艺术典型”,群众不喜欢看描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如此等等。事实真是这样吗?写真人真事真有这么些“罪过”吗?
-
全文:有些人把写真人真事看作是文学创作中一种“低级的”或不值得去写的东西,说什么真人真事束转了作家的创造性,妨碍了“艺术特征”的发挥,又说生活里“没有一个现成的艺术典型”,群众不喜欢看描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如此等等。事实真是这样吗?写真人真事真有这么些“罪过”吗?
-
关于风格的随想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作家个性 邓友梅 高晓声 刘绍棠 创作个性 蒋子龙 作品 艺术美 心灵世界
-
描述:(一) 参加了一个青年读者的座谈会,原本想听听对文艺出版物的意见,谁知大家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的喜高晓声作品的凝炼、诙谐,有的爱林斤澜作品的超拔、诡奇,有的赞邓友梅作品的刚健
-
全文:(一) 参加了一个青年读者的座谈会,原本想听听对文艺出版物的意见,谁知大家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的喜高晓声作品的凝炼、诙谐,有的爱林斤澜作品的超拔、诡奇,有的赞邓友梅作品的刚健
-
关于风格的随想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一) 参加了一个青年读者的座谈会,原本想听听对文艺出版物的意见,谁知大家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的喜高晓声作品的凝炼、诙谐,有的爱林斤澜作品的超拔、诡奇,有的赞邓友梅作品的刚健
-
全文:(一) 参加了一个青年读者的座谈会,原本想听听对文艺出版物的意见,谁知大家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的喜高晓声作品的凝炼、诙谐,有的爱林斤澜作品的超拔、诡奇,有的赞邓友梅作品的刚健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
-
努力把《小说界》办成“小说百花园”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期刊 微型小说 出版社 文学作品 作者 通俗文学 社会主义 存在主义 中篇小说 当代小说
-
描述:《小说界》创办于1981年5月。当时,我国文坛在一扫“四人帮”的阴霾毒雾以后,正日益走向兴旺。中篇小说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为了适应和推进这一形势,各地纷纷创办大型文学期刊。这类大型期刊,在“文化大革命”前只有《收获》一家,三中全会后的二、三年间,一下发展到二十多家。其中除文联主办几家外,大多是出版
-
全文:《小说界》创办于1981年5月。当时,我国文坛在一扫“四人帮”的阴霾毒雾以后,正日益走向兴旺。中篇小说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为了适应和推进这一形势,各地纷纷创办大型文学期刊。这类大型期刊,在
-
漫画家必须先是个真实的人——记华君武漫画座谈会
-
作者:
小南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画展 中国历史 生命活力 漫画家 作品 座谈会 创作态度 文汇报 生命源泉
-
描述:《华君武漫画展》5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华君武从事漫画创作已有60余年历史,而他的个人画展却还是第一次。人们踊跃观赏,反响热烈。5月12日,部分漫画界人士聚集在上海文汇报社,结合华君武同志的创作实践
-
全文:《华君武漫画展》5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华君武从事漫画创作已有60余年历史,而他的个人画展却还是第一次。人们踊跃观赏,反响热烈。5月12日,部分漫画界人士聚集在上海文汇报社,结合华君武同志的创作实践
-
欧阳予倩的《红楼梦》京剧及其戏曲改革
-
作者:
王琳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艺生涯 戏曲改革 《宝蟾送酒》 京剧 《红楼梦》 演员 《黛玉葬花》 《馒头庵》 欧阳予倩
-
描述:1915年,欧阳予倩正式下海成为一名职业京剧演员,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京剧演艺生涯。开始,他只是凭十几出青衣花旦戏当家,后来演来演去渐觉乏味,于是萌生了排演新戏的念头,偶然同杨尘因、张冥飞谈起,他们俩便用两天的时间为他写出了《黛玉葬花》的本子。同年春,作为余兴首演于上海南
-
全文:1915年,欧阳予倩正式下海成为一名职业京剧演员,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京剧演艺生涯。开始,他只是凭十几出青衣花旦戏当家,后来演来演去渐觉乏味,于是萌生了排演新戏的念头,偶然同杨尘因、张冥飞谈起,他们俩便用两天的时间为他写出了《黛玉葬花》的本子。同年春,作为余兴首演于上海南
-
有聊无聊皆读书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忙时 消遣性 二字 内山完造 边学边干 日本友人 赠邬其山 阿弥陀 政客们 吴下阿蒙
-
描述:1931年春,鲁迅写了一首诗《赠邬其山》。邬其山即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邬其"二字是从日文"内"字的发音衍变而来。当时,邬其山已经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对中国的情况相当熟悉。鲁迅这首诗针对当时"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景象,抨击反动政客们得势时"一
-
全文:1931年春,鲁迅写了一首诗《赠邬其山》。邬其山即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邬其"二字是从日文"内"字的发音衍变而来。当时,邬其山已经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对中国的情况相当熟悉。鲁迅这首诗针对当时"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景象,抨击反动政客们得势时"一
上页
1
2
3
...
7
8
9
...
13
14
1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