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识力兼臻 自辟蹊径——浅议朱复戡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观
作者: 李颖  来源:艺术品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石书画  朱义  吴昌硕  二王  汪统  浙江鄞县  南洋公学  书香世家  四体书势  创作观 
描述:朱复戡先生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四十岁后更名朱起,号始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复戡”。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小小年纪能作擘窠大字,有“七龄神童朱义方”1的美称,被吴昌硕钦佩地称为“小畏友”。同为浙江鄞县人,时任南洋总理的张美翊亦十分关注这位少年才俊,主动提出做他的老师,并
全文:称为“小畏友”。同为浙江鄞县人,时任南洋总理的张美翊亦十分关注这位少年才俊,主动提出做他的老师,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给予了他耐心细致的教导。朱先生与南洋的渊源不止如此。20世纪80年代,他返居上海,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齐鲁
作者: 张汝舟  来源:学风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齐鲁
仕而优则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金山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习近平同志在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益智,以修身,以增才。 “学习,学习,再学习”,为我们党一贯
全文:习近平同志在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益智,以修身,以增才。 “学习,学习,再学习”,为我们党一贯
建国后的福建修辞
作者: 邹光椿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修辞格  建国后  段落  比较修辞  发凡  中国现代修辞学  宗廷虎  积极修辞  辞章学  汉语修辞学史 
描述:建国后的福建修辞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个时期在陈望道《修辞发凡》(下称《发凡》)影响下,出现了福建现代修辞的传播繁衍期;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福建现代修辞的创新和初步繁荣期。 五十年代,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张贻惠以笔名张剑声于1957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汉
全文:建国后的福建修辞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个时期在陈望道《修辞发凡》(下称《发凡》)影响下,出现了福建现代修辞的传播繁衍期;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福建现代修辞的创新
考据在本草文献上的应用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辨伪  考据学  本草文献 
描述:考据在本草文献上的应用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241001)尚志钧关键词:考据,辨伪,本草文献考据,亦称考证,是研究古代典籍的文字音义、名物象数、典章制度的一种方法。注重言之有据,信而有征,实事求是,又称之为朴学。考据的应用,多用于书的辨伪和资料...
全文:考据在本草文献上的应用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241001)尚志钧关键词:考据,辨伪,本草文献考据,亦称考证,是研究古代典籍的文字音义、名物象数、典章制度的一种方法。注重言之有据,信而有征,实事求是,又称之为朴学。考据的应用,多用于书的辨伪和资料...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注  唐本 
描述:《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本草》,所谓英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重广英
全文:《重广英本草》,所谓英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重广英本草》也是重修的《唐本草》之义.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将《蜀本草》迳称为《唐本草》,盖原于此.
仕而优则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子夏  读书学习  领导干部  中国梦  三上  以学  陆放翁  干部学习  学而优则仕  子羔 
描述:习近平同志在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益智,以修身,以增才。"学习,学习,再学习",为我们党一贯所
全文:习近平同志在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益智,以修身,以增才。"学习,学习,再学习",为我们党一贯所
勾画了“微型小说”的雏形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文学创作  小说评论 
描述:勾画了“微型小说”的雏形
与罗正纬先生论
作者: 张汝舟  来源:社会评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与罗正纬先生论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对本草的贡献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集注  本草学  陶弘景 
描述: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陶氏本草书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历代主流本草,无论是总论或各论方面,都是沿袭陶弘景所创诸范例向前发展的。如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三...
全文: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陶氏本草书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历代主流本草,无论是总论或各论方面,都是沿袭陶弘景所创诸范例向前发展的。如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三...
上页 1 2 ... 8 9 10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