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明代佛教诸归净思潮
作者: 何松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禅净双修  禅教律一源  禅净同归 
描述:净土信仰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明代已成各共行之道,形成了一股台净融通、禅净双修、教律净合一的思潮。本文主要以明代禅宗杨歧门下的憨山德清之禅净双修论、莲祖师云栖舃宏之禅净同归论以及以天台学说判释整个佛法的*,益智旭之三学一、归极净土论为例证,对这一思潮,作一简要的探讨。
全文:净土信仰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明代已成各共行之道,形成了一股台净融通、禅净双修、教律净合一的思潮。本文主要以明代禅宗杨歧门下的憨山德清之禅净双修论、莲祖师云栖舃宏之禅净同归论以及以天台学说判释整个佛法的*,益智旭之三学一、归极净土论为例证,对这一思潮,作一简要的探讨。
奭和《本草衍义》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奭和《本草衍义》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
作者: 夏清瑕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道  止观  三教一源  体用 
描述:在总结前人三教合一论的基础上,憨山德清以佛教之心性统摄儒、释、道三家,又以佛教人、天、佛三乘判设三教。他认为,三家皆由无我之体而达利生之用,止观则是三家了达无我之体的共同工夫,三教源流皆同,不同只在浅深而已。憨山在三教关系中坚持佛教的究竟地位,以人道作为佛法之工具,表明晚明强劲的佛教世俗化的理论趋向
全文:浅深而已。憨山在三教关系中坚持佛教的究竟地位,以人道作为佛法之工具,表明晚明强劲的佛教世俗化的理论趋向。憨山的三教一论不仅在三教关系理论上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而且对晚明社会居士佛教兴起具有思想指导意义。
试论晚明禅宗新动向
作者: 黄德昌 王银桃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  株宏  晚唐五代  紫柏  禅教  五家七宗  憨山德清  云栖  慈恩宗  智旭 
描述:禅宗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复再有晚唐五代的繁盛,且呈滑坡趋势,但仍有高僧大师相继挺身而出,力求挽颓势而图振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之手横空出世四位高僧,即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
全文:禅宗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复再有晚唐五代的繁盛,且呈滑坡趋势,但仍有高僧大师相继挺身而出,力求挽颓势而图振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之手横空出世四位高僧,即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
爱国老人常会先生记略
作者: 孔祥贤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国  蚕桑事业  蔡元培  改良  全椒县  学生联合会  试验场  孙中山  安徽省  五四运动 
描述:民革江苏省委委员常会先生,安徽省全椒县人,对安徽的五四运动和旧中国的蚕桑改良事业起过很大的作用,退休之后,还促进亲友对祖国四化建设多做贡献,堪称爱国老人。现在常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保存史料,将他的主要事迹整理成文,并征得他的同意,提供给《安徽史学》。
全文:民革江苏省委委员常会先生,安徽省全椒县人,对安徽的五四运动和旧中国的蚕桑改良事业起过很大的作用,退休之后,还促进亲友对祖国四化建设多做贡献,堪称爱国老人。现在常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保存史料,将他的主要事迹整理成文,并征得他的同意,提供给《安徽史学》。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
悟得第一义 字字皆心语:皮朝纲先生的禅宗美学研究
作者: 董运庭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宗禅  中国佛教  禅学思想  太虚大师  憨山德清  马祖道一  第一义  佛教禅宗  禅宗美学  人间佛教 
描述: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门类,它们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不言而喻的;但二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质结构中又有着及其深厚的内
全文: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门类,它们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不言而喻的;但二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质结构中又有着及其深厚的内在关联,彼此互动,逐渐凝聚而成为丰沛的文化矿藏和珍贵的美学资源。1928年,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在巴黎作过一场题为《佛法
评荣孟同志的《试谈西周纪年》(兼驳“月相四分法”)
作者: 张汝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华文史论丛》八○年第一辑,首篇有荣同志的《试谈西周纪年》,方法全用王国维“月相四分法”,而拙著《两周考年》首列四个论点:〈一〉否定“三统历”〈二〉否定“三正论”〈三〉否定“月相四分法”〈四〉确定失闰失朔率并说明这四个论点如果有一个动摇,全文推翻。王国维先生不了解齐梁星历家何承天、祖冲之的话“四分
全文:《中华文史论丛》八○年第一辑,首篇有荣同志的《试谈西周纪年》,方法全用王国维“月相四分法”,而拙著《两周考年》首列四个论点:〈一〉否定“三统历”〈二〉否定“三正论”〈三〉否定“月相四分法”〈四〉确定失闰失朔率并说明这四个论点如果有一个动摇,全文推翻。王国维先生不了解齐梁星历家何承天、祖冲之的话“四分历久则后天,三百年辄差一日,”也不知道刘歆“孟统”
中药葱的本草考证
作者: 刘晓龙 尚志钧 吴秀清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用葱  中草药  本草考证 
描述:一、古代药用葱的原植物考证 葱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据本草考察,我国古代药用葱有:茗葱、胡葱、冻葱、汉葱、楼葱等多种。为了探明这些葱的基,今考证如下:
全文:一、古代药用葱的原植物考证 葱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据本草考察,我国古代药用葱有:茗葱、胡葱、冻葱、汉葱、楼葱等多种。为了探明这些葱的基,今考证如下:
<<证类本草>>中黑字别录药来源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墨字别录药 
描述:《证类本草》向上推溯,源于《嘉祐本草》,《嘉祐本草》源于《开宝本草》,《开宝本草》源于《唐本草》,《唐本草》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中黑字别录药,追本求,来源于《本草经集注》中墨字别
全文:《证类本草》向上推溯,源于《嘉祐本草》,《嘉祐本草》源于《开宝本草》,《开宝本草》源于《唐本草》,《唐本草》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中黑字别录药,追本求,来源于《本草经集注》中墨字别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