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憩园》:建筑人性的神庙
-
作者:
夏一鸣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轻轻松松 人性 《醉太平》 主持人 憩园 北京话 现代主义 开发商 知识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前两年我就听说过,写散文的史中兴先生要撰一部关于上海的长篇小说。我为他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因为我知道,上海开埠的历史虽然可远推到两百年前,虽然她在三四十年代辉煌一时,有“东方巴黎”之美称,而诉说这个城市的文化小说,成功的还真少得可怜。于是,当有人想从文学史的角度打量上海这座城市时,却苦于找不到“文学的
-
全文:前两年我就听说过,写散文的史中兴先生要撰一部关于上海的长篇小说。我为他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因为我知道,上海开埠的历史虽然可远推到两百年前,虽然她在三四十年代辉煌一时,有“东方巴黎”之美称,而诉说这个城市的文化小说,成功的还真少得可怜。于是,当有人想从文学史的角度打量上海这座城市时,却苦于找不到“文学的灯塔”,只好一头钻进张爱玲的故事圈套里,寻找旧上海的吉光片羽。然而,就在我们半是担忧半是怀疑之时,史中兴先生把书写好了。看过手稿的朋友对我笑笑,说,这小说写得还是挺有味道的──“味道”,是近年来评价小说的民间术语。这么着,我便揣着将信将疑的心理,翻开了第一页。老实说,我是一口气看下去的。眼睛看得疲倦时,我想从书里卷身退出来,可一闭上眼睛,小说的人物却在我的脑海里折腾着,于是,我又烧着了一柱香,在香烟的缭绕中,接着看了下去。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一幢居民楼“暂憩园”里的故事。暂憩园的文化背景,既有异于朱苏进笔下的军部大院(《醉太平》),又和陆文夫所描述的苏州富宅不一样(《人之窝》),她首先是关乎上海的,继而又是民间的,因此,她在盖上了浓重的地方邮戳的同时,又有了坛坛罐罐碰撞的不和谐声音。有个研究上海史的文化学者曾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