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执法“闯红灯”谁管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动车  示众  江苏省  执法者  宿迁市 
描述:前不久,江苏省宿迁市一位身着红衣的男子,因骑电动车闯红灯,他的姓名、照片乃至家庭住址,都被刊在媒体上“示众”。
全文:前不久,江苏省宿迁市一位身着红衣的男子,因骑电动车闯红灯,他的姓名、照片乃至家庭住址,都被刊在媒体上“示众”。
“十剂”之说提出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剂分类  徐之才  宋代  伤寒明理论  注解伤寒论  本草衍义  十剂  文字  陶弘景  开宝本草 
描述: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温等十剂。它是方剂分类法的一种。宋代掌禹锡《嘉祐本草、序例》云:“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是药之大体。”则《嘉祐本草》称“十剂”为“十种”,未讲是谁提出的。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一序例上云:“陶隐居云:‘药有宣、通、补、泄、轻
全文: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温等十剂。它是方剂分类法的一种。宋代掌禹锡《嘉祐本草、序例》云:“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是药之大体。”则《嘉祐本草》称“十剂
工作竞赛人物志(二):“人类生命的救护”:巴斯德及其学说
作者: 朱皆平  来源:工作竞赛月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工作竞赛人物志(二):“人类生命的救护”:巴斯德及其学说
思想的智慧:读王元化《思辨随笔》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随笔  中国  文学评论  思辨随笔 
描述:思想的智慧:读王元化《思辨随笔》
文艺家要去寻找、表现他们--《寻找奉献》读后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艺家要去寻找、表现他们--《寻找奉献》读后
泰华微型小说的开拓——司马攻《独醒》序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微型小说选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泰华微型小说的开拓——司马攻《独醒》序
文艺家要去寻找和表现他们-《寻找奉献》读后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艺家要去寻找和表现他们-《寻找奉献》读后
烛照精微:对研究与对象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 耿晶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浩  人文科学研究  见其  与诸子登岘山  艺术史研究  情感深度  鲁迅研究  纷红骇绿  憨山德清  历史叙述 
描述:近年来,某些史学研究在材料、视角、旨趣甚至方法上逐渐转向"难以述诸明晰判断"的"思想与经验之间",或者说,关注人物"如何将生命刻写在历史上"——这样一种注重感同身受的"体验"式阅读与运思,创生了研究中的细腻、关切。由于借助了个人经验的深入展开,使得历史叙述获得了额外的饱满和丰盈。我由此想到,我们如何
全文:中的细腻、关切。由于借助了个人经验的深入展开,使得历史叙述获得了额外的饱满和丰盈。我由此想到,我们如何看待艺术史研究中作为对象的"人"?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对研究来说,与既往形成对话关系,远
药地愚禅学思想蠡探:从「众艺五明」到「俱熔一味」
作者: 廖肇亨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  《东西均》  明代佛教  方以智 
描述: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效法,乃至於运用的药材,在独到的智慧调和之下,绽放出新的辉光与效能。因此对方以智而言,不论儒者、高僧、科
全文: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效法,乃至於运用的药材,在独到的智慧调和之下,绽放出新的辉光与效能。因此对方以智而言,不论儒者、高僧、科学家、考证学者、理学家都不足以尽其底蕴。 方以智的思想发展虽因生命历程而各自有不同阶段的特色,但其禅学思想仍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方以智将禅学定位?佛学流亚,然而当时以密云圆悟?首的临济宗门却以不学?高,视经典文字如寇雠,药地以?欲转此流弊,必须重视经典的研修,於是《华严》之学遂成?最好的指南。《华严》是方以智沟通禅、教的绝佳桥梁,同时也是其支持禅林外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并由此向文字禅靠近。在方以智来看,禅并没有实体的内涵,只是一种引发机缘与熔铸才学的触媒。其具体内涵几乎全?《华严》所涵摄,这也说明了《华严》教学在当时佛教界与思想界的重要性。 本文将方以智思想中华严禅的源流加以辨析,并随时与当时丛林论学风尚相参照,考察其与方以智灵明圆融思想之间的交融互摄,尝试说明方以智的思想版图中除了其师觉浪道盛以外,也与当时丛林宗匠,若憨山德清、雪浪洪恩、紫柏?可、密云圆悟等人的思想与学说主张展开积极对话的姿态。一则辨析药地之学术源流,一则见其「代明错行」之思想实践,同时也?药地思想在禅学史上寻求一适当的定位。
汉代本草概况和特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代本草  特点  概况 
描述:汉代本草,见存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全文:汉代本草,见存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