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我院2010-2012年度1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 孙锐 陈邦元  来源:中国疗养医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报告 
描述:目的综合分析评价我院2010—2012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呈报的基本情况,掌握我院ADR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ADR报告表填写项目录入Microsoft
全文:目的综合分析评价我院2010—2012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呈报的基本情况,掌握我院ADR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ADR报告表填写项目录入Microsoft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作者: 陈邦元  来源:新兴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 
描述:目的:调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以预防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的方法查找国内外医药学期刊中收集喹诺酮不良反应事例,按照不良反应类别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共涉及以下几方面: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毒性、
全文:目的:调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以预防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的方法查找国内外医药学期刊中收集喹诺酮不良反应事例,按照不良反应类别进行
干扰素与利巴韦林合用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 陈邦元 丁妍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利巴韦林  不良反应  干扰素 
描述:干扰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合用大多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且要比单独用干扰素应答率要高出约20%[1],所以两者常联合用药。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早期不良反应[2]:在用药1周内几乎所有患者出现如发烧、畏寒、身痛、头痛和出汗流感样临床表现,以及恶心和呕吐等;中
全文:干扰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合用大多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且要比单独用干扰素应答率要高出约20%[1],所以两者常联合用药。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早期不良反应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作者: 张湘悦 陈邦元  来源:新兴医药研究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本草纲目》新增药品出处的分析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描述:本文对《本草纲目》的新增药品进行了考释,并分析了其出处,大概有下列五类:1、出自当时用的药物;2、出自山经地志;3、出自前代方书;4、出自前代本草;5、出自有名无用的药品
全文:本文对《本草纲目》的新增药品进行了考释,并分析了其出处,大概有下列五类:1、出自当时用的药物;2、出自山经地志;3、出自前代方书;4、出自前代本草;5、出自有名无用的药品
尼美舒利短期治疗小儿高热的获益风险分析
作者: 方爱姿 吕胜来 曾淑珍 汪海洋  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尼美舒利  高热  布洛芬  小儿  对乙酰氨基酚 
描述: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短期用于小儿退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与两种小儿常用退热药的对比治疗进行评价.将99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患儿,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予口服尼美舒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治疗,疗程≤3天.观察不良反应(ADRs)及首次用药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尼美舒利组(Ⅰ组)在治疗
全文:、布洛芬治疗,疗程≤3天.观察不良反应(ADRs)及首次用药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尼美舒利组(Ⅰ组)在治疗后1h、4 h、6h的体温下降及退热持续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宋代“和剂局”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卖药  宋代  职官  中国历史  改名  太医  公元  制药厂  中成药 
描述:“和剂局”是中国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建于1076年。开始称“熟药所”,经营制药和卖药。1103年扩充为七所。二所制药,名“和剂局”;五所卖药,名“惠民局”。“和剂局”后改名“医药和剂局”,不久又改名“惠民和剂局”。“和剂局”制药,有配方,有监造,有检验等责任制。这种检验制度,是中国药品检验的起源。其
全文:“惠民和剂局”。“和剂局”制药,有配方,有监造,有检验等责任制。这种检验制度,是中国药品检验的起源。其中配方编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正是一部中国最早的国家制药规范。
贝母药用历史及品种考察
作者: 尚志钧 刘晓龙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贝母  药物  考证 
描述:通过历代本草及有关文献的考察,认为《诗经》、《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贝母,并非是今日药用百合科贝母属植物,而应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名医别录》是最早收载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入药的文献,其入药品种是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
全文:《名医别录》是最早收载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入药的文献,其入药品种是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根据产地及采收时月分析,记载品种还包括土贝母。川贝母入药用出现于明代《本草汇言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钱子散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
作者: 李松林 陈邦元  来源:南京部队医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钱子散  士的宁  流动相  周身疼痛  臂痛  同时测定  中成药品  马钱子碱  去氯 
描述:马钱子散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新增加的中成药品种,主要药味为马钱子和地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引起的臂痛腰痛,周身疼痛及肢体萎缩。药典规定应用薄层扫描法控制其中有效成分士的宁的含量。笔者等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钱子散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全文:马钱子散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新增加的中成药品种,主要药味为马钱子和地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引起的臂痛腰痛,周身疼痛及肢体萎缩。药典规定应用薄层扫描法控制其中有效成分士的宁的含量。笔者等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钱子散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本草纲目》标注《本经》药物总数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描述:《本草纲目》采集《神农本草经》药物总数究竟是多少?名称是什么?现就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本草纲目》(此以合肥张绍棠刻本影印,并非善本)来研究。 《纲目》卷一第350页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说:“《神农本草经》三百四十七种,除并入一十八种外,草部一百六十四种,谷部七种,菜部一十三种,果部一十一
全文:《本草纲目》采集《神农本草经》药物总数究竟是多少?名称是什么?现就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本草纲目》(此以合肥张绍棠刻本影印,并非善本)来研究。 《纲目》卷一第350页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