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六十年文选》的编选出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27年1月初,巴金离开上海前往法国求学,临行前他写了《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抒发了即将成为游子的他对灾难深重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他从事写作的开始。到1987年1月,巴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整整六十年。1986年秋,上海文艺出版社为纪念巴金创作六十周年,着手编选一部巴金文选。巴金是以小说创作
-
全文:1927年1月初,巴金离开上海前往法国求学,临行前他写了《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抒发了即将成为游子的他对灾难深重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他从事写作的开始。到1987年1月,巴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整整六十年。1986年秋,上海文艺出版社为纪念巴金创作六十周年,着手编选一部巴金文选。巴金是以小说创作
-
忆荒煤、徐迟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95年6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集分卷主编会议,商讨编选事宜。电影卷主编陈荒煤当时正卧病在家,医嘱不宜外出。我与该卷责任编辑项纯丹前往探望慰问,他住在复兴门外大街的“部长楼”里,居室陈设却十分简单。我向他简要地汇报了《大系》的编纂计划,他热情地说:“《大系》是一本大书,它的价值不可限
-
全文:1995年6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集分卷主编会议,商讨编选事宜。电影卷主编陈荒煤当时正卧病在家,医嘱不宜外出。我与该卷责任编辑项纯丹前往探望慰问,他住在复兴门外大街的“部长楼”里,居室陈设却十分简单。我向他简要地汇报了《大系》的编纂计划,他热情地说:“《大系》是一本大书,它的价值不可限
-
“单一的杂多”和“老兵新传”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就长篇小说来说,要受到读者的欢迎,也要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人们看好的作品,一般有这二个特点:一是能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对一般读者来说,读文学作品不属“职业的读书”,而是如鲁迅所指出的,是一种“嗜好
-
全文:就长篇小说来说,要受到读者的欢迎,也要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人们看好的作品,一般有这二个特点:一是能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对一般读者来说,读文学作品不属“职业的读书”,而是如鲁迅所指出的,是一种“嗜好
-
[0图]白桦研究
-
作者:
陶广学 来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白桦 文学研究
-
描述:《白桦研究》主要内容有四:1.收集、整理了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自述、访谈、印象记等;2.筛选了关于作家作品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由于白桦是创作的多面手,编选尽量涵盖其话剧、电影文学、诗歌、小说等多种
-
全文:《白桦研究》主要内容有四:1.收集、整理了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自述、访谈、印象记等;2.筛选了关于作家作品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由于白桦是创作的多面手,编选尽量涵盖其话剧、电影文学、诗歌、小说等多种
-
[0图]虹口年鉴 总第13卷 2009
-
作者:
应名勇 来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2009 虹口区 年鉴
-
描述:《虹口年鉴(2009)》是系统论述虹口区2008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它是由《虹口年鉴》编纂委员会主持,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纂的第十三部年鉴。本卷年鉴采取分类编辑法,除卷首的特载、大事记、虹口概貌外,设中共虹口区委员会、虹口区人民代表大会、虹口区人民政府、政协虹口区委员
-
全文:、房地产业、财税·金融、经济行政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交通运输与邮电、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事务管理、街道、专记、机构名录、人物·先进、统计资料、附录等26个栏目。
-
[0图]中国侦探小说理论资料 1902-2011
-
作者:
任翔 高媛 来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汇编 1902~2011 侦探小说 中国 小说理论
-
描述:;侦探小说是一种融情、智、理、趣为一体的独特的叙事文体,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诞生已有百余年,在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为对中国侦探小说理论研究做一个纵向的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理论发展脉络,任翔、高媛主编的《中国侦探小说理论资料(1902-2011)》收
-
全文:的中国侦探小说理论资料图谱,为当下中国侦探小说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理论依据,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侦探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
[0图]杨尘因日记 1919年1月1日-10月31日
-
作者:
杨尘因撰 来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61 日记 1889 杨尘因
-
描述: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资料,也是考察“五四”时期非激进派文人参与社会运动的方式以及运动在上海发展演变的重要史料。同时,日记涉
-
全文: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