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幼时闲情”诚可贵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成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
全文: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成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
导盲犬的“水土不服”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日前,在央视中看到一个镜头:北方一个城市的街道上,一位盲人正由一只导盲犬引导,绿灯时过斑马线,突然一辆左转弯的轿车急速地闯过来,惊得导盲犬停在路中央,不知所措。无独有偶。上海一位盲人,近日也由
全文:日前,在央视中看到一个镜头:北方一个城市的街道上,一位盲人正由一只导盲犬引导,绿灯时过斑马线,突然一辆左转弯的轿车急速地闯过来,惊得导盲犬停在路中央,不知所措。无独有偶。上海一位盲人,近日也由
政府雇员制不宜急行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国改革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政府雇员制这一“舶来品”,正渐渐地为一些地方政府所引用。最先推行这一制度的是吉林省。该省2002年6月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实行办法》,接着就与首批政府雇员订聘用合同,前不久,又招聘
全文:政府雇员制这一“舶来品”,正渐渐地为一些地方政府所引用。最先推行这一制度的是吉林省。该省2002年6月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实行办法》,接着就与首批政府雇员订聘用合同,前不久,又招聘
“单一的杂多”和“老兵新传”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多着眼兴趣和消遣。作品好看,才能吸引人看下去;倘若读起来很吃力,少有人愿受这种折磨
全文: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多着眼兴趣和消遣。作品好看,才能吸引人看下去;倘若读起来很吃力,少有人愿受这种折磨
[0图]《本草拾遗》辑释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
全文: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根据《证类本草》、《医心方》诸书中所辑的本书资料,加以归类排比,编辑恢复此书旧貌。书中对
[0图]民国美术思潮论集
作者: 素颐  来源: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美术评论  中国 
描述:美术往往是文化的先声。20世纪初,陈独秀提出美术革命,以革传统王画的命,开启了美术革新的大幕。从中国第一个学院式的现代美术教育组织上海图画美术院1912年成立,到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在上海举办;从民国时期重要的现代美术社团“决澜社”的成立,到左翼文艺家联盟的出现,普罗文艺的开展,具有左倾意识的
全文:美术往往是文化的先声。20世纪初,陈独秀提出美术革命,以革传统王画的命,开启了美术革新的大幕。从中国第一个学院式的现代美术教育组织上海图画美术院1912年成立,到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在上海举办
[0图]神农本草经辑校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北京:学苑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描述:《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时,将“诸经”中《本经》文糅合为一体,收入《集注》中。以《集注》为分界点,对《集注》以前的多种《
全文:》。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保存历代主流本草中。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散见宋以前类书和文、史、哲古书的注文中。但是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和陶弘景整理……
[0图]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光华  来源: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高等教育  影响  西北联合大学  中国 
描述:入2012年召开的“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56篇,共65万字,是继2012年8月出版《西北联大史料汇编》之后又一部涉及西北联大的著作。该书编委会由教育部、光明日报,以及西北联大后继八校代表组成。张岂之,潘懋元为学术顾问;周远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光明日报何东平总编、天津大学李家俊校长、北
全文:、西北师范大学树青副书记、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副校长、西北大学方光华校长分别任编委会委员。方光华担任主编,姚远、
[0图]相遇历史-老报人访谈录
作者: 李清川  来源:上海:文汇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访谈录  中国  新闻工作者  现代 
描述:随着胡正之、张季鸾、史量才、戈公振、范长江、徐铸成等一代新闻大家花果飘落,马达、束纫秋、冯英子、张之江、郑重等一代职业报人渐行渐远,张启承、丁法章、石俊升、金福安等一代报业掌门人温婉转身,中国报业发展历经的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旧政权交替间、改革开放三十年等重要断代的波澜壮阔,都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过往。在
全文:的精神富足,是否也能与今天的我们同行?当今天的我们有幸侧身后未人的“先生”之列时,是否也会有“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的一份眷恋?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