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煤与“新文学大系”电影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荒煤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去年在北京举行,《陈荒煤文集》同时与读者见面。荒煤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主要奠基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约请他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四辑电影卷并作序。1995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分卷主编会议。当时,荒煤因病未能参加,我与电影卷责任编
-
全文:陈荒煤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去年在北京举行,《陈荒煤文集》同时与读者见面。荒煤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主要奠基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约请他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四辑电影卷并作序。1995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分卷主编会议。当时,荒煤因病未能参加,我与电影卷责任编
-
跟风出版之“风”该停了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跟风,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个痼疾。尽管为舆论所不齿,但此“风”仍然刮个不停。眼前影响较大的一桩,就是紧跟着易中天《品三国》的热销。有家出版社将过去出版的易中天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书名突出“品三国前传”几个字,而装帧设计又酷似易中天的《品三国》,读者若不加
-
全文:跟风,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个痼疾。尽管为舆论所不齿,但此“风”仍然刮个不停。眼前影响较大的一桩,就是紧跟着易中天《品三国》的热销。有家出版社将过去出版的易中天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书名突出“品三国前传”几个字,而装帧设计又酷似易中天的《品三国》,读者若不加
-
跟风出版之风该停了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日信息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跟风,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个痼疾。尽管为舆论所不齿,但此“风”仍然刮个不停。眼前影响较大的一桩,就是紧跟着易中天《品三国》的热销。有家出版社将过去出版的易中天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书名突出“品三国前传”几个字,而装帧设计又酷似易中天的《品三国》,读者若不加
-
全文:跟风,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个痼疾。尽管为舆论所不齿,但此“风”仍然刮个不停。眼前影响较大的一桩,就是紧跟着易中天《品三国》的热销。有家出版社将过去出版的易中天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书名突出“品三国前传”几个字,而装帧设计又酷似易中天的《品三国》,读者若不加
-
[0图]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 下 中国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是“微型”,但仍是“小说”,用自己特有的精短手法展现人物和情节。 为便于读者欣赏优秀作品,以最经济的时间取得
-
全文:是“微型”,但仍是“小说”,用自己特有的精短手法展现人物和情节。 为便于读者欣赏优秀作品,以最经济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编选了这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分两卷,一是中国卷,一是海外卷。中国卷选收作品
-
[0图]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 上 中国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是“微型”,但仍是“小说”,用自己特有的精短手法展现人物和情节。 为便于读者欣赏优秀作品,以最经济的时间取得
-
全文:是“微型”,但仍是“小说”,用自己特有的精短手法展现人物和情节。 为便于读者欣赏优秀作品,以最经济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编选了这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分两卷,一是中国卷,一是海外卷。中国卷选收作品
-
[0图]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含量。写人叙事,常能以小见大,时代感较强,给在人美感享受之余,引发读者诸多思索。杂文则以求的是紧扣现实,
-
全文:含量。写人叙事,常能以小见大,时代感较强,给在人美感享受之余,引发读者诸多思索。杂文则以求的是紧扣现实,有的放矢,崇尚美好,抨击丑恶。注意形象说理,饱含感情,亲切可读,摒弃隔靴搔痒,干巴巴说教。各具自己的特色。
-
[0图]南京名人旧居 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流年碎影
-
作者:
苏克勤 苗立军 来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文物 考古
-
描述:《南京名人旧居》一书,收集了古代与近代数百位南京历史名人故居的历史与现状资料,时间上从南北朝、唐、宋、明、清、太平天国,直到近代时期的名人都已涵盖,既有名人的生平事迹,也有故居的位置与住宅简介,其中不仅包括了现存的故居建筑,也包括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故居记载,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书中还附有相应的照片
-
全文:不仅包括了现存的故居建筑,也包括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故居记载,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书中还附有相应的照片,更可增加一些感性印象,这对于一般历史读者与建筑文化遗产的欣赏者来说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0图]《本草拾遗》辑释
-
作者:
唐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
-
全文:每个药物条文来源均标明出处,对于辑录中诸家文字上的增减参差作了校勘,而对古本草中较生僻的地名、物名则加以注释,以方便读者。《辑释》基本恢复了这一唐代药学名著的原貌,弥补了佚书的空缺,而且在辑复过程中考订校正了诸书在辑录传抄中的衍误,对研究药物发展史和研究本草文献,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