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是文化的选择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几位出版界同志在一起闲聊,谈到如今出版的图书越来越多,但值得阅读的图书却越来越少,有保留价值的图书更少。自然,这里的“少”,是相对数量的“多”而言的。从绝对量来看,可读的书与可保留的书,也还是
-
全文:近日,几位出版界同志在一起闲聊,谈到如今出版的图书越来越多,但值得阅读的图书却越来越少,有保留价值的图书更少。自然,这里的“少”,是相对数量的“多”而言的。从绝对量来看,可读的书与可保留的书,也还是
-
[0图]道家文化研究 第8辑
-
作者:
陈鼓应 来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道家 文化 研究
-
描述:道家文化研究 第8辑
-
[0图]书信文化
-
作者:
林轩 来源: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书信 文化 地点 中国
-
描述:本书向人们介绍书信的起源和发展、书信的特色和类别,传世书信与各人书礼、书信典故和书信故事、书信人生和书信感悟等内容。
-
全文:本书向人们介绍书信的起源和发展、书信的特色和类别,传世书信与各人书礼、书信典故和书信故事、书信人生和书信感悟等内容。
-
[0图]旅游文化新视野 第四次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
-
作者:
崔延南 中国旅游文化学会 青岛市旅游文化学会 来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化 文集 地点 中国 旅游
-
描述:旅游文化新视野 第四次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
-
人文文化是“牛鼻子”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几天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到文化发展不宜只注目于“物化”的形态,热衷于建造各种文化景观,也不宜过于着眼文化的经济效果,搞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着力点应发展精神性的东西,注重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主要是什么呢?上文没有展开。今读一则报道,称新闻出版总署副
-
全文:几天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到文化发展不宜只注目于“物化”的形态,热衷于建造各种文化景观,也不宜过于着眼文化的经济效果,搞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着力点应发展精神性的东西,注重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主要是什么呢?上文没有展开。今读一则报道,称新闻出版总署副
-
出版的“质量意识”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出版的“质量意识”
-
出版人生未蹉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先后参加过三种工作:教育、新闻、出版。从业时间最长的是出版,2005年6月退休后,仍在出版业发挥“余热”,参与一些活动,诸如审读书稿、出版研讨、职称评定、优秀图书评选、图书资助评审、出版社等级评估,等等,时间相加约四十年,如今我八十岁,是我走过的人生的一半。做好任何工作,首要条件是要热爱工作,要“
-
全文:我先后参加过三种工作:教育、新闻、出版。从业时间最长的是出版,2005年6月退休后,仍在出版业发挥“余热”,参与一些活动,诸如审读书稿、出版研讨、职称评定、优秀图书评选、图书资助评审、出版社等级评估,等等,时间相加约四十年,如今我八十岁,是我走过的人生的一半。做好任何工作,首要条件是要热爱工作,要“
-
[0图]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续编
-
作者:
陈玉堂 来源: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近代 地点 年代 名人 中国 现代 别称
-
描述:本书所介绍的人物超过14000多人,年代始于1840年迄至当今,所收人物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
-
全文:本书所介绍的人物超过14000多人,年代始于1840年迄至当今,所收人物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
-
[0图]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续编
-
作者:
陈玉堂 来源: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近代 地点 年代 名人 中国 现代 别称
-
描述:本书所介绍的人物超过14000多人,年代始于1840年迄至当今,所收人物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
-
全文:本书所介绍的人物超过14000多人,年代始于1840年迄至当今,所收人物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
-
[0图]谢谢老谢 深情怀念谢泉铭
-
作者:
江曾培 季振邦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念文集 2000 1927 谢泉铭
-
描述:本书收选文章都以怀念谢泉铭先生为主,既是对优秀思想文化、高尚品质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当代新闻出版编辑学一种富于情感和研究价值的贡献。
-
全文:本书收选文章都以怀念谢泉铭先生为主,既是对优秀思想文化、高尚品质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当代新闻出版编辑学一种富于情感和研究价值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