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中国史学史 3
作者: 谢保成  来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史学史  中国 
描述:本书以中国史学自身发展为基本线索,采取按时间跨度和按基本系列相结合的框架,把史家、史著、史官、史法等基本知识纳入史学发展演变的趋势之中叙说。另外,充分利用传统史书以外的其他资料,综合起来探索中国史学的发展及其演变趋势。
全文:本书以中国史学自身发展为基本线索,采取按时间跨度和按基本系列相结合的框架,把史家、史著、史官、史法等基本知识纳入史学发展演变的趋势之中叙说。另外,充分利用传统史书以外的其他资料,综合起来探索中国史学的发展及其演变趋势。
[0图]中国禅学思想史
作者:   忽滑谷快天 朱谦之译  来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思想史  中国  禅宗 
描述:本书论述印度禅学的形成和禅学内容,作为佛教组成部分之一的禅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从南北朝至清初的禅宗逐渐形成、盛行、衰落的演变历史。
全文:本书论述印度禅学的形成和禅学内容,作为佛教组成部分之一的禅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从南北朝至清初的禅宗逐渐形成、盛行、衰落的演变历史。
[0图]安徽宗教
作者: 余秉颐  来源: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介绍  宗教  安徽 
描述:本书是我社“安徽文化精要”丛书之一种,梳理了安徽历史上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发展概况、代表人物、代表著说等。书稿按不同宗教划分板块;按历史演变叙述,有助于读者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安徽在中国宗教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特色。
全文:本书是我社“安徽文化精要”丛书之一种,梳理了安徽历史上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发展概况、代表人物、代表著说等。书稿按不同宗教划分板块;按历史演变叙述,有助于读者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安徽在中国宗教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特色。
[0图]中央训练团讲词选录 第2册 军事政治
作者: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  来源: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中央训练团  文集 
描述:政治类收《抗战建国纲领及其实施》(张群),《战地政治经济》(张群),《地方建设问题》(陈立夫),《近十年来中国政治社会之演变》(劭力子),《县以下行政机关及党政关系之建立》(李宗黄),《公务人员应有之修养》(周钟岳);军事类收《国家总动员》(何应钦),《兵役与工役》(何应钦),《国防讲话》(杨杰),
全文:政治类收《抗战建国纲领及其实施》(张群),《战地政治经济》(张群),《地方建设问题》(陈立夫),《近十年来中国政治社会之演变》(劭力子),《县以下行政机关及党政关系之建立》(李宗黄),《公务人员应有
[0图]你不知道的京城旧事
作者: 谈宝森  来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地方史  北京市 
描述:本书是一部关于老北京沧桑往事的趣味性文艺作品,内容涉猎广泛,时间跨度大。其中包括一些名流足迹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北京前门地区民俗文化的演变,还有一些作者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有一定的口述史价值。本书内容丰富、行文流畅,京味醇厚,趣味横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全文:本书是一部关于老北京沧桑往事的趣味性文艺作品,内容涉猎广泛,时间跨度大。其中包括一些名流足迹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北京前门地区民俗文化的演变,还有一些作者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有一定的口述史价值。本书内容丰富、行文流畅,京味醇厚,趣味横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0图]杨尘因日记 1919年11日-10月31日
作者: 杨尘因撰  来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61  日记  1889  杨尘因 
描述: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资料,也是考察“五四”时期非激进派文人参与社会运动的方式以及运动在上海发展演变的重要史料。同时,日记涉
全文: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
[0图]佛教四书学
作者: 韩焕忠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研究 
描述:所谓佛教四书学,是指高僧大德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作的佛学解读。本书是在收集了佛教经籍和文集中的有关资料并加校勘、句读,使之成为可利用的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构想和设定了佛教四书学的研究框架和发展脉络。本书通过对资料的细致梳理和史论结合的深入分析,既简明扼要又相当系统地展示了佛教四书
全文:学的研究框架和发展脉络。本书通过对资料的细致梳理和史论结合的深入分析,既简明扼要又相当系统地展示了佛教四书学从汉末至唐代的酝酿、宋代的兴起和明末及近代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而且由于作者将该历史过程本质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