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年人健康生活直通车 第1站 心理保健
-
作者:
陈沛沛 朱明方总 汪海洋 来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保健 中年人 基本知识 心理保健
-
描述:本书针对中年朋友在心理健康方面共同关心的话题,运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
全文:本书针对中年朋友在心理健康方面共同关心的话题,运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
“九连跳”凸显“人际沙漠”之悲凉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自杀悲剧,需要大力改善人际环境。人固然看重经济收入,但更看重精神的激励,感情的抚慰。实际上,当今整个社会都要注意防止人际关系沙漠化的倾向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公司连续有9名员工跳楼自杀,这一“九连跳”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开始疑为富士康的高强度劳动与“半军事化管理”所致,经
-
全文:江曾培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自杀悲剧,需要大力改善人际环境。人固然看重经济收入,但更看重精神的激励,感情的抚慰。实际上,当今整个社会都要注意防止人际关系沙漠化的倾向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公司连续有9名员工跳楼自杀,这一“九连跳”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开始疑为富士康的高强度劳动与“半军事化管理”所致,经
-
盲目攀比会销蚀快乐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单筒望远镜英国心理学家调查1万人的快乐程度与收入关系后发现,虽然收入在某种程度上起重要作用,但人们更看重与别人比较的结果。这就是说,财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是否快乐,但对人的心情影响的更大因素,却是
-
全文:单筒望远镜英国心理学家调查1万人的快乐程度与收入关系后发现,虽然收入在某种程度上起重要作用,但人们更看重与别人比较的结果。这就是说,财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是否快乐,但对人的心情影响的更大因素,却是
-
并非个别的“个别”滥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前不久,有报道专门讲楼堂馆所的风水情况——在一些公共建筑内外,“狮子”成群,“奇石”成林,“大球”扎堆,有关官员用之作为“镇邪兽”、“转运石”和“风水球”。报道说,这是祈求“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心理
-
全文:前不久,有报道专门讲楼堂馆所的风水情况——在一些公共建筑内外,“狮子”成群,“奇石”成林,“大球”扎堆,有关官员用之作为“镇邪兽”、“转运石”和“风水球”。报道说,这是祈求“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心理
-
“29岁说法”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丹阳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29岁说法”,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
-
全文: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29岁说法”,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
-
“29岁说法”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财趁早”和“出名
-
全文: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财趁早”和“出名
-
“幸福课”也是必修课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近年来,我国得“心理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患抑郁症的人达2600万,每年因此自杀的人至少有25万。实际上,这种现代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地就显现出来。有统计说,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提前到今天的14.5岁。在
-
全文:江曾培近年来,我国得“心理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患抑郁症的人达2600万,每年因此自杀的人至少有25万。实际上,这种现代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地就显现出来。有统计说,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提前到今天的14.5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