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为“老”所累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为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他们觉得:岁月对老年人来说,不再像对年轻人那样慷慨,“送走昨天,送来明天”;而是殘酷地“送走昨天,送走明天”。于是,内心不由地平添一种无奈与惆怅。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
-
全文:■江曾培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为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他们觉得:岁月对老年人来说,不再像对年轻人那样慷慨,“送走昨天,送来明天”;而是殘酷地“送走昨天,送走明天”。于是,内心不由地平添一种无奈与惆怅。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
-
不为老所累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展过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环环相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特有风景,有幸历经生命全过程的人,是幸福的。宋代诗人陆游的《木兰花·立春日作》有句
-
全文: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展过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环环相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特有风景,有幸历经生命全过程的人,是幸福的。宋代诗人陆游的《木兰花·立春日作》有句
-
让“老赖”无法再“赖”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浦东时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长期以来,裁判文书执行难成为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难在找不到被执行人和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些拒不执行裁判的“老赖”套上“隐身罩”,或销声匿迹,或隐瞒财产,继续在法外逍遥。生效裁判的执行,是整个司法程序中的关键一环。执行,关系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诚信基础。执行,也是维
-
全文:江曾培长期以来,裁判文书执行难成为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难在找不到被执行人和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些拒不执行裁判的“老赖”套上“隐身罩”,或销声匿迹,或隐瞒财产,继续在法外逍遥。生效裁判的执行,是整个司法程序中的关键一环。执行,关系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诚信基础。执行,也是维
-
[0图]相遇历史-老报人访谈录
-
作者:
李清川 来源:上海:文汇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访谈录 中国 新闻工作者 现代
-
描述:随着胡正之、张季鸾、史量才、戈公振、范长江、徐铸成等一代新闻大家花果飘落,马达、束纫秋、冯英子、张之江、郑重等一代职业报人渐行渐远,张启承、丁法章、石俊升、金福安等一代报业掌门人温婉转身,中国报业发展历经的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旧政权交替间、改革开放三十年等重要断代的波澜壮阔,都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过往。在
-
全文:随着胡正之、张季鸾、史量才、戈公振、范长江、徐铸成等一代新闻大家花果飘落,马达、束纫秋、冯英子、张之江、郑重等一代职业报人渐行渐远,张启承、丁法章、石俊升、金福安等一代报业掌门人温婉转身,中国报业发展历经的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旧政权交替间、改革开放三十年等重要断代的波澜壮阔,都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过往。在又一个开场的锣鼓中,追寻与守护的故事,交错有“生存道德”的纷繁,我们很想知道,历史章节所散发出的精神富足,是否也能与今天的我们同行?当今天的我们有幸侧身于后未人的“先生”之列时,是否也会有“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的一份眷恋?
-
[0图]谢谢老谢 深情怀念谢泉铭
-
作者:
江曾培 季振邦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念文集 2000 1927 谢泉铭
-
描述:本书收选文章都以怀念谢泉铭先生为主,既是对优秀思想文化、高尚品质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当代新闻出版编辑学一种富于情感和研究价值的贡献。
-
全文:本书收选文章都以怀念谢泉铭先生为主,既是对优秀思想文化、高尚品质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当代新闻出版编辑学一种富于情感和研究价值的贡献。
-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57 1949-1976 第7集 短篇小说 卷1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作品集 现代文学 中国 小说集 当代 短篇小说
-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正月;山地回忆;我们夫妇之间;登记;罗文应的故事;晌午;不能走那条路;老水牛爷爷等。
-
全文:本书内容包括:正月;山地回忆;我们夫妇之间;登记;罗文应的故事;晌午;不能走那条路;老水牛爷爷等。
-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64 1949-1976 第14集 诗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作品集 现代文学 中国 当代 诗集
-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太阳的家乡;泼水节;布谷鸟;书的对头;难老泉;兵士醒来;拉萨来的姑娘的等。
-
全文:本书内容包括:太阳的家乡;泼水节;布谷鸟;书的对头;难老泉;兵士醒来;拉萨来的姑娘的等。
-
[0图]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 当代小说日本大洋洲卷
-
作者:
江曾培 本书委会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近代 地点 文学 年代 中国 作品 现代 小说 选集
-
描述:本书收蒋濮的《东京没有爱情》、可人的《老泡》、郑芸的《狗念》、顾城的《英儿(节选)》、谢烨的《你叫小木耳》等文学作品20余篇。
-
全文:本书收蒋濮的《东京没有爱情》、可人的《老泡》、郑芸的《狗念》、顾城的《英儿(节选)》、谢烨的《你叫小木耳》等文学作品20余篇。
-
毋不敬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写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
-
全文: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写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
-
政声人在时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四风”现象纷纷被查摆出来,与此同时,那些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也不断被人提起。近日,新华社报道了福建东山县民众,自发形成一种“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习俗。“谷公”是谁,不是天上的仙,也不是地上的佛,而是该县老县委书记谷文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谷文昌任县委书记期间,东山极为荒
-
全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四风”现象纷纷被查摆出来,与此同时,那些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也不断被人提起。近日,新华社报道了福建东山县民众,自发形成一种“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习俗。“谷公”是谁,不是天上的仙,也不是地上的佛,而是该县老县委书记谷文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谷文昌任县委书记期间,东山极为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