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汉代本草概况和特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代本草  特点  概况 
描述: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全文: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本草图经》概说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苏颂  中药图谱 
描述: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全文: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公仆不能由“儿子”颠倒为“父母”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长春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过去,人们常把地方政府负责官员称为“父母”。近年来,随着民主的张扬,“父母”的称呼遭到质疑,其喊声在日趋减弱,但是远没有绝迹。近日有位陈某某,在当选为镇党委书记后,公然这样对记者说:“能成为全镇
全文:过去,人们常把地方政府负责官员称为“父母”。近年来,随着民主的张扬,“父母”的称呼遭到质疑,其喊声在日趋减弱,但是远没有绝迹。近日有位陈某某,在当选为镇党委书记后,公然这样对记者说:“能成为全镇
本草备要》简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中医理论  汪昂  明万历  天南星  本草备要  药物  本草纲目  医方集解  本草经疏 
描述: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明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素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全文: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明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素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历代本草概况(续)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历史  考证 
描述:到十二世纪金元时期,中国长期战乱,本草发展不大,但此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发展。并出现一些切合临床应用的本草。如金·张元素《珍珠囊》,能辨明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区分药物气味功能的强度),升降沉浮(药物作用趋势),六气主经,以及随经(指归经的经)用药法则。它在
全文:到十二世纪金元时期,中国长期战乱,本草发展不大,但此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发展。并出现一些切合临床应用的本草。如金·张元素《珍珠囊》,能辨明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区分药物气味功能的强度),升降沉浮(药物作用趋势),六气主经,以及随经(指归经的经)用药法则。它在
金陵版《本草纲目》引《日华子本草》误注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华子本草  政和本草  本草纲目  文献研究 
描述:本草纲目》是以《政和本草》为蓝本编撰的,所引《日华子本草》资料均来源于《政和本草》。用《大观》、《政和》同《纲目》核对,发现《纲目》所引《日华子本草》很多资料出处均与《大观》、《政和》不相同。表现为《纲目》误注“日华子”文为其他文;《纲目》误注其他文为“日华子”文;《纲目》引“日华子”文脱漏标记;
全文:本草纲目》是以《政和本草》为蓝本编撰的,所引《日华子本草》资料均来源于《政和本草》。用《大观》、《政和》同《纲目》核对,发现《纲目》所引《日华子本草》很多资料出处均与《大观》、《政和》不相同。表现
本草拾遗》的研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秘书省  证类本草  古今图书集成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陈藏器  医学入门  本草拾遗  开宝本草 
描述: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
全文: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
[0图]吴氏本草
作者: 尚志钧辑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
全文: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
[0图]本草拾遗》辑释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
全文: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
本草经集注》概述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残卷  《别录》  序文  白字  字书  自然分类法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陶弘景 
描述: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卒于梁大同2年(536年)。陶氏生平著述极多,大部份属于道家的。医学著作亦有若干种,如《补阙肘后百
全文: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6 27 28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