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本草经》“蓬蘽”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悬钩子属  覆盆子  李时珍  本草经集注  本草学  蔷薇科植物  陶弘景  开宝本草  习性 
描述: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
全文: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
诸家辑本《神农本草经》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白字  本草经集注  成书  药物  辑本  唐慎微  陶弘景  开宝本草 
描述:《神农本草经》原书早已失传,但是它的内容,通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马志等《开宝本草》、掌禹锡《嘉祐本草》等被保存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最早辑《神农本草经》的是宋代王炎,惜该
全文:辑本没有传下来,仅有一序留存于王氏《双溪文集》中.现存的辑本有九家(共26种版本),兹列举如下:一、卢复《神农本草经》(简称《卢本》),不分卷,成书于1616年,1种抄本,2种刊本.二、孙星衍、孙冯翼
汉代本草概况和特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代本草  特点  概况 
描述: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全文: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
本草图经》概说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苏颂  中药图谱 
描述: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全文: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历代本草概况(续)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历史  考证 
描述:到十二世纪金元时期,中国长期战乱,本草发展不大,但此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发展。并出现一些切合临床应用的本草。如金·张元素《珍珠囊》,能辨明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区分药物气味功能的强度),升降沉浮(药物作用趋势),六气主经,以及随经(指归经的经)用药法则。它在
全文:到十二世纪金元时期,中国长期战乱,本草发展不大,但此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发展。并出现一些切合临床应用的本草。如金·张元素《珍珠囊》,能辨明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区分药物气味功能的强度),升降沉浮(药物作用趋势),六气主经,以及随经(指归经的经)用药法则。它在
本草拾遗》的研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秘书省  证类本草  古今图书集成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陈藏器  医学入门  本草拾遗  开宝本草 
描述: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
全文: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
《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本草官  方药  《神农本草经》 
描述:《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241001)尚志钧《神农本草经》书名,不仅未见于先秦文献,连“本草”二字,也未见于先秦。“本草”二字,到西汉时寸出现,此与西汉时方士盛行有关。方士是鼓吹神仙的,其目的是想得到权贵重视,可以封官致...
全文:《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241001)尚志钧《神农本草经》书名,不仅未见于先秦文献,连“本草”二字,也未见于先秦。“本草”二字,到西汉时寸出现,此与西汉时方士盛行有关。方士是鼓吹神仙的,其目的是想得到权贵重视,可以封官致...
[0图]吴氏本草
作者: 尚志钧辑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
全文: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
[0图]本草拾遗》辑释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
全文: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
本草经集注》概述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残卷  《别录》  序文  白字  字书  自然分类法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陶弘景 
描述: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卒于梁大同2年(536年)。陶氏生平著述极多,大部份属于道家的。医学著作亦有若干种,如《补阙肘后百
全文: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
上页 1 2 3 ... 10 11 12 ... 25 26 2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