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类本草》药图的考察
-
作者:
刘大培 尚志钧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观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图经》 《书林清话》 绍兴本草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政和本草 《中国版刻图录》 四库全书 药图
-
描述:《证类本草》药图的考察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刘大培,尚志钧《证类本草》药图来源于苏颂《本草图经》)。《本草图经》初刊于嘉七年(1062年)。当时由文彦博选录常用切要者若干种,别绘为图册,以便按览,名《节要本草图》。绍圣元年(1094年)又刊...
-
全文:《证类本草》药图的考察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刘大培,尚志钧《证类本草》药图来源于苏颂《本草图经》)。《本草图经》初刊于嘉七年(1062年)。当时由文彦博选录常用切要者若干种,别绘为图册,以便按览,名《节要本草图》。绍圣元年(1094年)又刊...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也要校点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本草经 采收时节 李时珍《本草纲目》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新增药 鹿茸 牌记 影印本 开宝本草
-
描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凡三十卷,载药一千七百四十多种,集唐宋以前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书中有关本草学的知识,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刊行以前,上下五百年间,一直被作为研究本草的范本。
-
全文:《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凡三十卷,载药一千七百四十多种,集唐宋以前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书中有关本草学的知识,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刊行以前,上下五百年间,一直被作为研究本草的范本。
-
学习中药药性的体会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一)什么叫做"性味"?中药的药性包括药两方面的性质,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物理性状,另一方面是药物在机体上(包括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所引起反应的性质。前者可以凭着人们的感觉,直接观测而知道,后者必须通过临床实
-
全文:(一)什么叫做"性味"?中药的药性包括药两方面的性质,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物理性状,另一方面是药物在机体上(包括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所引起反应的性质。前者可以凭着人们的感觉,直接观测而知道,后者必须通过临床实
-
唐代本草概况及特点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 本草文献
-
描述:一、概况 唐代本草,主流方面有《唐本草》、《蜀本草》;旁支方面有民间药本草、临床药性本草、食物治疗本草、地区性本草、便于读诵或检索本草、便于识别药物的图谱本草及药物炮炙、药物异名、单味药专著等。 1.主流本草 《唐本草》由唐政府组织苏敬等22人于公元695
-
全文:一、概况 唐代本草,主流方面有《唐本草》、《蜀本草》;旁支方面有民间药本草、临床药性本草、食物治疗本草、地区性本草、便于读诵或检索本草、便于识别药物的图谱本草及药物炮炙、药物异名、单味药专著等。 1.主流本草 《唐本草》由唐政府组织苏敬等22人于公元695
-
明代安徽名医陈嘉谟和《本草蒙筌》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观本草 体例 陈嘉谟 配伍宜忌 新安 嘉靖 医学源流 少年 上海图书馆 安徽
-
描述:陈嘉谟,字廷采,号月朋子,新安祁门(今安徽祁门)人,生于明成化丙午(1486),逝年不详。少年时从事举子业,因体弱多病,遂留心医学。由于当时流行的《本草集要》、《本草会编》、《大观本草》各有短长,陈嘉谟遂取诸家本草会通而折衷之,并本《会编》之体例,
-
全文:陈嘉谟,字廷采,号月朋子,新安祁门(今安徽祁门)人,生于明成化丙午(1486),逝年不详。少年时从事举子业,因体弱多病,遂留心医学。由于当时流行的《本草集要》、《本草会编》、《大观本草》各有短长,陈嘉谟遂取诸家本草会通而折衷之,并本《会编》之体例,
-
《老残游记》之续作
-
作者:
张纯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续作 石印 老残游记 中山图书馆 广州 近代文学 讨论会 人言 发展趋向 南京
-
描述:关于《老残游记》之续作,阿英、刘大绅仅提到一种“百新书局”伪作本。1986年10月,笔者利用参加全国近代文学讨论会之便,查到了一本新的续作。名为《绘图老残新游记》,为四册,石印本。连史纸印刷。署谯北杨尘因著。世界书局印刷并发行,1924年5月出版。现藏于广州中山图书馆。此书系《老残游记》初编之续作。
-
全文:关于《老残游记》之续作,阿英、刘大绅仅提到一种“百新书局”伪作本。1986年10月,笔者利用参加全国近代文学讨论会之便,查到了一本新的续作。名为《绘图老残新游记》,为四册,石印本。连史纸印刷。署谯北
-
《本草纲目》版本简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版本 《本草纲目》
-
描述:一、概述 《本草纲目》的版本,自金陵版(约刊于1593年前后)问世以来,到1961年为止,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有54种,加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点本,共有55种。这些本子,都是以金陵本为
-
全文:一、概述 《本草纲目》的版本,自金陵版(约刊于1593年前后)问世以来,到1961年为止,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有54种,加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点本,共有55种。这些本子,都是以金陵本为
-
<<政和本草>>增入寇氏衍义
-
作者:
尚志钧 刘大培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寇氏衍义 政和本草
-
描述:现存《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是1249年晦明轩主人张存惠翻刻,并附以寇氏衍义。晦明轩《政和本草》木记云:“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这是北方《证类本草》增入衍义最早的记载。但是
-
全文:现存《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是1249年晦明轩主人张存惠翻刻,并附以寇氏衍义。晦明轩《政和本草》木记云:“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这是北方《证类本草》增入衍义最早的记载。但是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宋代“和剂局”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卖药 宋代 职官 中国历史 改名 太医 公元 制药厂 中成药
-
描述:“和剂局”是中国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建于1076年。开始称“熟药所”,经营制药和卖药。1103年扩充为七所。二所制药,名“和剂局”;五所卖药,名“惠民局”。“和剂局”后改名“医药和剂局”,不久又改名“惠民和剂局”。“和剂局”制药,有配方,有监造,有检验等责任制。这种检验制度,是中国药品检验的起源。其
-
全文:“和剂局”是中国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建于1076年。开始称“熟药所”,经营制药和卖药。1103年扩充为七所。二所制药,名“和剂局”;五所卖药,名“惠民局”。“和剂局”后改名“医药和剂局”,不久又改名
-
从药物产地看《五十二病方》的产生时代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蜀都赋 蜀椒 《五十二病方》 禹贡 此方 郭璞注 夏书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芳椒
-
描述:《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药物涉及产地名称有二:一是荆,二是蜀。 (一)荆《病方》251行:“青蒿者,荆名曰[秋]。(艹屈)者,荆名曰卢茹。”此方中,青蒿、(艹屈)两味药在古代荆的地方,分别称为[秋](秋应作(?))、卢茹。荆是什么地方?《尚书·夏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
-
全文:《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药物涉及产地名称有二:一是荆,二是蜀。 (一)荆《病方》251行:“青蒿者,荆名曰[秋]。(艹屈)者,荆名曰卢茹。”此方中,青蒿、(艹屈)两味药在古代荆的地方,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