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多点精短讲演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短  篇幅  讲演  中外名人  邹韬奋 
描述:离沪外出,随手捡了一《名人讲演》放在行囊里,以备旅次阅读消遣。书为小32开,只有326页,内中却集纳了中外名人的79篇讲演稿。篇幅大多为一千多字,长的也不过二三千字,最短的一篇是邹韬奋的一句话
全文:离沪外出,随手捡了一《名人讲演》放在行囊里,以备旅次阅读消遣。书为小32开,只有326页,内中却集纳了中外名人的79篇讲演稿。篇幅大多为一千多字,长的也不过二三千字,最短的一篇是邹韬奋的一句话
节约三题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让节能成为生活方式  盛夏酷暑,用电量大增,能源更显紧张.定于11月举行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提前到6月展开,目的是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唤起人们的节约意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一篇评论,题目叫做《让节约成为社会风尚》.……
全文:让节能成为生活方式  盛夏酷暑,用电量大增,能源更显紧张.定于11月举行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提前到6月展开,目的是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唤起人们的节约意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一篇评论,题目叫做《让节约成为社会风尚》.……
不可“破碎”地看待电影功能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词人  电影功能  破碎  电影创作  艺术  审美活动  影片  社会功能  认识作用 
描述:灯下漫读,翻开一《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地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全文:灯下漫读,翻开一《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地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0图]明朝宗教
作者: 何孝荣  来源:南京:南京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明代  中国  宗教文化  研究 
描述: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明朝文化研究》中的一,书中讲述有明朝时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部分当时在民间流传的秘密宗教在中国(汉地)传播历史的著作。是一部全面、深入、反映和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
全文: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明朝文化研究》中的一,书中讲述有明朝时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部分当时在民间流传的秘密宗教在中国(汉地)传播历史的著作。是一部全面、深入、反映和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
[0图]中国佛教史 明代
作者: 任宜敏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史  明代  中国 
描述:本书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仍不失为一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全文:本书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仍不失为一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0图]杏林书话
作者: 汪华  来源: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社会科学 
描述:本书作者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不同岗位,他们的笔下有阅读名作后的快乐和启示,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有对文化与历史的思索。作品真实地记述了各位作者的所思、所行,所言、所感,阐释
全文:本书作者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不同岗位,他们的笔下有阅读名作后的快乐和启示,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有对文化与历史的思索。作品真实地记述了各位作者的所思、所行,所言、所感,阐释
[0图]生活与哲学文选 第5辑
作者: 张晓林  来源: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哲学 
描述:本书是一文集,汇集了《求是》2010年以来“生活与哲学”栏目所发表的文章和从几千篇来稿中精选出来的文章,共计100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作者从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经历出发谈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二是作者从对生活的观察中谈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这些文章,每……
全文:本书是一文集,汇集了《求是》2010年以来“生活与哲学”栏目所发表的文章和从几千篇来稿中精选出来的文章,共计100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作者从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经历出发谈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二是作者从对生活的观察中谈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这些文章,每……
[0图]绍兴本草所有注
作者:  南宋 王继先撰 尚志钧校注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中国  南宋 
描述:本书为南宋时官修本草著作。原书流传甚少,国内仅存日本抄本多种。现经著名本草专家尚志钧先生据日本神谷克桢重抄本精心校订,并加注释出版。书中收药700余种,对药物性味、主治、炮灸、产地、药用部位都有考订,尤其是对药性及疗效详加考订,为其突出特色。所附390余幅……
全文:本书为南宋时官修本草著作。原书流传甚少,国内仅存日本抄本多种。现经著名本草专家尚志钧先生据日本神谷克桢重抄本精心校订,并加注释出版。书中收药700余种,对药物性味、主治、炮灸、产地、药用部位都有考订,尤其是对药性及疗效详加考订,为其突出特色。所附390余幅……
天竺道上说“乐”论“福”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竺  “乐”  “福” 
描述:仲夏季节,在杭州天竺寻幽探胜。山深林密,天寂地静。浓荫蔽日,野芳争艳。涧水淙淙……鸟鸣阵阵。古朴的石板路长帛似地蜿蜒起伏向前,过下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达上天竺法喜寺。天
全文:仲夏季节,在杭州天竺寻幽探胜。山深林密,天寂地静。浓荫蔽日,野芳争艳。涧水淙淙……鸟鸣阵阵。古朴的石板路长帛似地蜿蜒起伏向前,过下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达上天竺法喜寺。天
徐之才和《雷公药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之才  考证  雷公药对 
描述: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全文: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24 25 26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