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口”乎,“实话”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话,得罪不起”。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评说:一是认为受贿源于私心,王宝林用借口开脱罪行;另一种则认为,官
-
全文:广州市太和镇城管队长王宝林,在任职两年多时间内,受贿400多万元,黄金制品500克,另有689.51万元来源不明。在受审时,他称行贿人都是“通过中间人来行贿,这些中间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如果我不收的话,得罪不起”。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评说:一是认为受贿源于私心,王宝林用借口开脱罪行;另一种则认为,官场确实存在“得罪不起人”的潜规则,他讲的是“大实话”。 在我看来,它既是一种“借口”,也是一种“实话”。
-
古方用矿石治痈疽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粗理 千金方 徐之才 磨石 矿石 外台秘要 麦饭石 痈疽 黄石
-
描述: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八两,烧作灰。白敛二两。粗理黄色磨石一斤,烧令赤。三物捣作末,以苦酒和如泥。厚涂疽上,燥更涂,取消止。
-
全文: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
-
仕而优则学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子夏 读书学习 领导干部 中国梦 三上 以学 陆放翁 干部学习 学而优则仕 子羔
-
描述:习近平同志在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学习,学习,再学习",为我们党一贯所倡导,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
全文:尽责的素质和能力。人们都知道《论语》中有句话:"学而优则仕"。此话是子夏说的。"仕"者,官也,也就是我们说的干
-
《五十二病方》百草末、屋荣蔡、禾、陈稿、荆箕药物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说文 腋臭 止血 陈藏器 药物 金创 百草霜 人发 五十二病方
-
描述:百草末《病方》8行:诸伤,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饮之。陈藏器云:“百草灰,主腋臭及金创,五月五日采露取之一百种,阴干,烧作灰,以井华水为团,重烧令白,以酽醋和为饼,腋下挟之,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
-
全文:,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刮傅疮上。”《本草图经》:“灶额上墨名百草霜,并主消化
-
《五十二病方》药物丹、水银、青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说文 皮肤病 司马相如 巴郡 子虚赋 男子 段玉裁 五十二病方 水银
-
描述:丹《病方》318行:“般(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傅之。”454行:“(?),治以丹……”。《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云:“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赋》:‘丹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
-
全文: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注云:“丹,丹砂”。按丹,《病方》有时亦称丹沙。如《病方》130行:“白毋奏(腠),取丹沙与(?)鱼血,若以鸡血,皆可。”《本草经》谓丹沙能化为汞。汞的古字为澒。
-
《五十二病方》药物(前巾)根、(竹夹)蓂、莁夷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璞 车前草 考释 高诱注 说文解字系传 药物 尔雅 本草纲目 地肤子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
全文: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