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憨山德清的庄子学
作者: 李大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间法  庄子学  出世间法  儒释道  憨山德清 
描述:德清解庄子,有其独到之处。他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理解儒释道三教关系,以三教本当如此的理解诠释了三教圆融关系。他认为庄子论道之广大自在,究天人之际,千古无人能及,独佛经可以"证响之";庄子诋訾孔子,只是"诋訾其迹",实乃破执;庄子的"逍遥",为佛经的"无碍解脱",唯圣人可实现;庄子的方内与方外,不可
全文:德清解庄子,有其独到之处。他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理解儒释道三教关系,以三教本当如此的理解诠释了三教圆融关系。他认为庄子论道之广大自在,究天人之际,千古无人能及,独佛经可以"证响之";庄子诋訾孔子
谈中药方剂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合方剂的規律,組成个能发揮更高疗效的方剂。所以方剂和、法、药等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了解方剂,必
全文:合方剂的規律,組成个能发揮更高疗效的方剂。所以方剂和、法、药等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了解方剂,必須对中医基础論进行学习后,才能正确地分析疾病和运用方剂。
[0图]中年人健康生活直通车 第1站 心理保健
作者: 陈沛沛 朱明方总 汪海洋  来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保健  中年人  基本知识  心理保健 
描述:本书针对中年朋友在心理健康方面共同关心的话题,运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全文:本书针对中年朋友在心理健康方面共同关心的话题,运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憨山大师的判教思想论略
作者: 王双林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教相判释(判教)  明末佛教时状  憨山德清 
描述: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并至
全文:高僧之,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并至儒道为佛教修行的个阶段,各自司掌其范围和功能。这既是憨山大师修证体悟的结果,也是在废墟上重新树立佛教地位的过程,为明末三教融合的大趋势注入剂活力。
试论晚明禅宗新动向
作者: 黄德昌 王银桃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  株宏  晚唐五代  紫柏  禅教  五家七宗  憨山德清  云栖  慈恩宗  智旭 
描述:禅宗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复再有晚唐五代的繁盛,且呈滑坡趋势,但仍有高僧大师相继挺身而出,力求挽颓势而图振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之手横空出世四位高僧,即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
全文:禅宗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复再有晚唐五代的繁盛,且呈滑坡趋势,但仍有高僧大师相继挺身而出,力求挽颓势而图振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之手横空出世四位高僧,即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的心理因素研究
作者: 刘继新 汪海洋  来源:空中交通管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安全事件  硬件可靠性  心理因素  空管系统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高科技设备  人的因素  心理学角度 
描述:引言在现代空管系统中,高科技设备的引入使得硬件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由此,人的因素变得更加突出。本文正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发生失误时人的心理原因,从根本上分析管制员在见习、工作期间存在的心理因素,并找出不安全事件与管制员心理状态的内在联系。
全文:引言在现代空管系统中,高科技设备的引入使得硬件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由此,人的因素变得更加突出。本文正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发生失误时人的心理原因,从根本上分析管制员在见习、工作期间存在的心理因素,并找出不安全事件与管制员心理状态的内在联系。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
名气和名望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理  子路  《论语》  名气  精神 
描述:《论语》有云: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传统的解释是:子路听到个道理,如果没能实行,就生怕听到另个道理。从字句上看,这样的解释是通的。它表现了子路的种履践精神,听到就要做到,否则,宁愿不再去听了。然而,仔细推
全文:《论语》有云: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传统的解释是:子路听到个道理,如果没能实行,就生怕听到另个道理。从字句上看,这样的解释是通的。它表现了子路的种履践精神,听到就要做到,否则,宁愿不再去听了。然而,仔细推
蕅益智旭对天台“三谛圆融”和“心三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贺志韧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唯识三性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 
描述: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
全文: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
专论:心理资源之开发:当前国家建设之先决问题
作者: 朱皆平  来源:工作竞赛月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专论:心理资源之开发:当前国家建设之先决问题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