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苏州园林”的陆文夫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讨论会 苏州园林 中篇小说 陆文夫 创作 营造 长篇小说 作品 苏州人 中短篇小说
-
描述:陆文夫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但抛出一篇是一篇。什么叫做一步一个脚印,陆文夫的创作作了很好的体现。陆文夫并非苏州人,但长期落户苏州,讲话明显带着苏州口音,节奏不急不徐,笃笃悠悠,少有豪言壮语,话却实在独到。比方说,对作品一篇要比一篇好的流行说法,他随心向往之,却老老实实表示,难于做到。他说,写作品不大可能
-
全文:陆文夫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但抛出一篇是一篇。什么叫做一步一个脚印,陆文夫的创作作了很好的体现。陆文夫并非苏州人,但长期落户苏州,讲话明显带着苏州口音,节奏不急不徐,笃笃悠悠,少有豪言壮语,话却实在独到
-
勤于思索:杂文创作谈之一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写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勤于思索:杂文创作谈之一
-
论《皖南事变》在长篇创作上的突破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皖南事变》在长篇创作上的突破
-
话说创作心态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状态 文艺界 创作心态 高质量 技术水平 主旋律 思想状态 优秀作品 自恋主义 作家艺术家
-
描述:和一些文艺界朋友谈创作,不时提及一个心态问题。这确系一个重要问题。“心之官则思”。心态,就是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做任何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思想状态,即好的心态,是搞不好的。有些运动员技术水平不低,但在激烈的比赛中,却出不了好成绩,究其原因,往往归结为精神压力过大,思想包袱过重。这些“精神
-
全文:和一些文艺界朋友谈创作,不时提及一个心态问题。这确系一个重要问题。“心之官则思”。心态,就是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做任何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思想状态,即好的心态,是搞不好的。有些运动员
-
艺术要有节制——观影散记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一我在想,电影创作也要发扬“惜墨如金”的精神。首先,要摒弃那些“多余的话”。象《绿色钱包》中的那位工读学校的班主任,在校园里提壶浇花,其喻意是十分明显的。可是,影片却加上老校长的问话:“嘿,你
-
全文:一我在想,电影创作也要发扬“惜墨如金”的精神。首先,要摒弃那些“多余的话”。象《绿色钱包》中的那位工读学校的班主任,在校园里提壶浇花,其喻意是十分明显的。可是,影片却加上老校长的问话:“嘿,你
-
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电影、电视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
“高士莲花还结社”中的创作与传播
-
作者:
何湘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酡仙 诗僧 社友 白莲社 雁门 净土宗 八指头陀 雷次宗 慧远 东林寺
-
描述:“高士莲花还结社”,文人僧人相结交,约始自东晋,如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文人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白莲社,“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实,并不期而集,彭城刘逸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继之、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
-
全文:“高士莲花还结社”,文人僧人相结交,约始自东晋,如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文人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白莲社,“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实,并不期而集,彭城刘逸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继之、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后代屡见不鲜,如唐皎然在妙喜寺主盟诗会,参加联吟者,多为当地政要及著名文人;北宋诗僧惠洪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清钱谦益是诗僧憨山德清的入室弟子;清代山东泰安范氏家族范惟纯以文学知名,与诗僧元玉等结社,诗酒唱和等等。
-
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的保健观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脏腑 修养 名医 保健医学 庞安时 抗病力 养生 南宋 祖父 新安医学
-
描述: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家中三世业医。张杲父彦仁、祖父子发均业医。其叔祖父张扩为宋名医庞安时的高足。张杲于宋淳熙16年(1189)开始撰《医说》,历35年而成,计10卷,分为49门。其卷九“养生修养调摄篇”,即载有张杲
-
全文: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家中三世业医。张杲父彦仁、祖父子发均业医。其叔祖父张扩为宋名医庞安时的高足。张杲于宋淳熙16年(1189)开始撰《医说》,历35年而成,计10卷,分为49门。其卷九“养生修养调摄篇”,即载有张杲
-
蕅益智旭对天台“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
贺志韧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唯识三性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
-
描述: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及禅、净归一,禅、教、律同源等中国各大思想流派的和谐统一以及中国佛教内部各家思想的集成、融汇产生了重要
-
全文:及禅、净归一,禅、教、律同源等中国各大思想流派的和谐统一以及中国佛教内部各家思想的集成、融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博学多识,广泛学习、吸收了天台宗、律宗、禅宗的思想,并进行改造,引入净土思想。本文将讨论蕅益对天台思想“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这两个核心命题的继承和发展。
-
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瞭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电影观念 中国电影 电影界 电影创作 观众 电影奖 银幕形象 电影艺术 文革
-
描述: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一批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走进千百万观众的心灵。至于电影观念的进步、电影结构
-
全文: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一批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走进千百万观众的心灵。至于电影观念的进步、电影结构和电影语言的拓展、电影形态的丰富,不仅与那“百花凋残,万马齐喑”的十年不可同日而语,也是“文革”以前的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今天电影艺术已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最近,上海《文汇报》和《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得到了电影界人士和广大读者、观众的广泛而热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