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太平天国文化大观
-
作者:
盛巽昌 来源: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学科 文化史 研究
-
描述:本书以太平天国的人物素质和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太平天国文化的流向和意识的迷离,其中对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政治文化剖析得尤为透彻。
-
全文:本书以太平天国的人物素质和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太平天国文化的流向和意识的迷离,其中对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政治文化剖析得尤为透彻。
-
[0图]太平天国大辞典
-
作者:
郭毅生 史式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学科 词典
-
描述:太平天国大辞典
-
太平天国史考信录四则
-
作者:
罗尔纲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江南 广东 地主阶级 天京事变 河南 洪秀全 汪海洋 李秀成 南京
-
描述:《李秀成自述原稿》记初克南京时事说:“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固(故
-
全文:《李秀成自述原稿》记初克南京时事说:“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固(故)而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据此,知要取河南建都这一个策略,是出自天王的主张。又考当时有一个住在天京内的叫做马寿龄的地主阶级分子写的《金陵癸甲新乐府·天下凡》一首
-
太平军余部在广东
-
作者:
陈周棠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世贤 奏折 进据 左宗棠 花旗 广东 太平军 汪海洋 清军 镇平
-
描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农民革命,它席卷中国十八省,坚持斗争十四年,显示出无比的威力.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虽然标志着革命的失败,但其余部,仍然高举太平天国的旗帜,与清朝封建势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继续谱写着可歌可泣的农民革命史诗.曾经在广东坚持斗争的康王汪海洋
-
全文: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农民革命,它席卷中国十八省,坚持斗争十四年,显示出无比的威力.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虽然标志着革命的失败,但其余部,仍然高举太平天国的旗帜
-
关于汪海洋事迹的若干考证和补正
-
作者:
盛巽昌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左宗棠 广东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汪海洋 著名人物 江西 革命运动 湘军 永定
-
描述:汪海洋是太平天国晚期著名人物,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他统率十万大军,配合侍王李世贤转战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倍加艰辛的孤军奋斗两年里,出奇制胜,驰骋万里,立下很多功绩,为悲壮慷慨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增添了光彩的最后篇章。在汪海洋活动的主要年代,曾经流传一些民间歌谣和传说,对他称赞和颂扬。他的敌手
-
全文:汪海洋是太平天国晚期著名人物,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他统率十万大军,配合侍王李世贤转战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倍加艰辛的孤军奋斗两年里,出奇制胜,驰骋万里,立下很多功绩,为悲壮慷慨的太平天国革命